□本报记者 张帅
新一波寒潮来袭,多地气温大跳水,冷冷冷变成了人们新的口头禅,被鄙视的肥肉突然就变得可爱起来,毕竟囤肉抗寒。
但是,冬天囤了肉的胖胖们一样怕冷,甚至还不如一些苗条的人暖和,囤肉真的抗寒吗?
御寒抗冻,非脂肪莫属?
人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产能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脂类这三大类物质。这三大营养素可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与磷酸化,释放出能量,而完成这一代谢的主要场所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人体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区别在于棕色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当机体进食或遇寒冷刺激时能大量产热,快速供能,有利于抗寒。
除此之外,脂肪组织还具有缓冲和隔热功能。较厚的皮下脂肪能把热量包裹在体内,可以阻止体热散失,有助于保暖。
“如果把人体看成一个供暖工厂,工厂的燃料就是食物中含热量的成分,包括脂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而工厂的燃烧锅炉主要是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匡建清解释。
从供能角度来说,吃东西是能增加散热,让身体暖和,但作用较小,而且如果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只有食物热量的5%左右,与蛋白相比产生的食物热效应达到食物本身热量的30%,所以尽管脂肪供能比例高,但产热效应低并且很容易摄入超标,造成脂肪摄入过多。久而久之,还会导致机体脂肪过多的堆积,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
御寒抗冻不能依赖脂肪 要靠肌肉
“想要御寒抗冻还得靠肌肉。”匡建清说,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与脂肪细胞相比,肌肉细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所以肌肉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
如果一个人身体成分分布不均,比如说脂肪过多肌肉偏少,则自身产热量就不高,这时不管脂肪怎么阻挡热量散发,都还是会觉得冷。
如果想要不怕冷,还是想办法让自己身体里的肌肉多一点吧。
正确方式:增肌!增肌!
要想“增肌”,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还是得遵守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的原则。
匡建清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 牛奶、鸡鸭肉、猪牛羊的瘦肉(指猪等家畜身上富含蛋白质的肉)、鱼虾还有豆及豆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需要占到全天蛋白的三分之一以上。
除了需要保证充足的摄入量以外,还需要把优质蛋白合理地分布到一日三餐中,保证每餐都有蛋白质的充足摄入,避免不吃早餐、暴饮暴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冬天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火锅,食物多样,边吃火锅边聊天,感觉人生就很美妙,可就是这样的美妙,可能一不小心就吃得很多了,为了吃火锅不“囤肉”,匡建清特别建议以下5点:
1.蘸料,吃火锅的时候,蘸料真是各种各样,你可能每个都想来点, 建议少蘸点料,尤其是各种酱类。
2.尽量吃清汤锅底及少喝点汤。红汤中脂肪含量太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煮过各种肉的汤里面含有大量的嘌呤和脂肪,也不建议喝。
3.合理搭配食物种类及调整膳食顺序,可以先吃一些含淀粉和膳食纤维的蔬菜、豆制品和主食,然后再吃肉类。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肉类摄入过多。
4.饮料,建议大家少喝含糖高的饮料,比如说可乐、雪碧、奶茶等,以茶水为主。
5.不要吃得过饱,吃到七分饱就停手,否则就会出现摄入超标的情况,吃完以后可以适量吃点低糖的水果,如草莓、柚子等。
运动也是增肌抗寒必不可少
除了饮食以外,运动也是增肌且抗寒必不可少的。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悬吊运动治疗专科副主任医师连晓文说,尤其要重视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中,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的运动中发力,肌纤维被拉长,既能练到肌肉力量,提升肌肉爆发力,又能够对肌肉的修长有较好帮助。”连晓文称,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阻力的大小会根据患肢肌力而定,以经过用力后能克服阻力完成运动为度。阻力可由他人或自身的健肢或器械进行,徒手锻炼可以选择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方式,利用自身的体重让肌肉收缩。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器械,如哑铃、杠铃、壶铃、弹力带、沙袋、橡皮筋等进行重量训练,达到增肌的目的。
这些抗阻运动的训练方法,都是靠自身重量或者靠物体进行训练,需要注意在训练之前适当热身。他建议,在训练前先进行5~10分钟的整理活动,提高体温,加快组织代谢,同时适当动态拉伸,让肌肉更快适应离心收缩状态,减少损伤概率。
这样,不仅能御寒抗冻,还能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