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近年来,老来得子的新闻时有发生,其中甚至不乏90多岁的老人。“女人才要赶在35岁前结婚生子,男人越老越吃香”的观念并不少见。不少男人甚至为自己不受年龄限制的“播种能力”感到骄傲。那么男人有最佳生育年龄吗?
“高龄产夫”同样危机四伏
福州34岁的王小姐和45岁的陈先生成婚两年了,可迟迟没有怀上宝宝。刚开始,男方家一直觉得是王小姐的问题,让她去检查了好几次。每次王小姐提出让陈先生去检查时,陈先生都不以为然,“你没看新闻里印度那老头90岁了都能让老婆怀孕,我才40岁能有啥问题。”陈先生每次都这么觉得。
最后两人以离婚收场。王小姐再婚,不到一年就怀上了宝宝。陈先生这才不甘不愿地去做了检查,被诊断出精子活力低下。
“虽然男性的生育年龄段较长,一些男性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也会老来得子。但从优生的角度来看,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一般认为,25岁~35岁男性的生育质量最佳。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的男性不能生育,只是上面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会高一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周辉良主任医师介绍。
生育各阶段都与男性相关
孕育一个生命,男性的任务绝不仅仅是使爱人怀孕就大功告成了。除了“怀得上”,“保得住”和“生得好”也与男性的生育质量息息相关。
“怀得上”是第一步。“虽然男性的睾丸在一生之中都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精子,即使到了八九十岁,男性也能有一定数量和活力的精子,但男性的精液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样女性受孕的概率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生育年龄推迟,均会导致男性的精子数量和活力明显降低。”周辉良解释。
怀上后,是否“保得住”也不仅仅是女性问题。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胚胎的发育质量与男性的精子质量关系非常密切。精子DNA也就是遗传物质破碎得特别严重时,胚胎停止发育、流产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升高。在门诊,经常能遇到因为男性精子DNA碎片率高,而导致爱人反复胎停、流产的病例。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男性超过40岁,精子DNA碎片率高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此外,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指出,父亲年龄越大,新生儿早产风险越高,出生体重越低。男性年龄超过45岁,新生儿早产的风险增加14%,癫痫的发生率增加18%。
既往也有多项研究发现,父亲生育年龄越大,后代的胚胎非遗传性基因突变数量越多,罹患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风险也越高。因此,男性备孕也要“趁早”。
结婚1年没怀上 不妨做个检查
正常情况下,生育力正常的夫妇单月怀孕率为20%~25%,半年怀孕率为75%,1年怀孕率为90%。“故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女方未受孕,就应该去做检查,男女双方都要检查。”周辉良提醒。
目前临床上,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依据,结果异常提示生育能力减退。
此外,男性也要备孕。在备孕前3个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运动。适量补充富含锌、维生素的食物也有助于精子质量的改善。
同时,要避免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还需要注意避免会阴部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避免长时间久坐,不穿紧身内裤可降低会阴部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