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医生,洗牙会不会让我的牙缝越来越大啊?”当医生建议患者洗牙时,许多患者会抗拒,这种抗拒或是来自于个人体验后的主观感受,或是来自于外界信息的引导,认为洗牙会把牙齿“洗坏”:牙缝越来越大、洗完牙后牙齿变松。
这个误会,让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医师雷丽珊来澄清。
洗牙的必要性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洗牙究竟洗的是什么?”雷丽珊解释,洗牙,即龈上洁治术的俗称,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的行为。
这里,不得不谈到牙石的危害。
牙石是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在牙菌斑上沉积而形成的。牙石的粗糙表面使得菌斑更易附着,并且,牙石表面堆积的菌斑可以与牙周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
其次,牙石的多孔结构容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牙石的存在也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这些原因促进了牙周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口臭、牙龈炎、牙周炎,最终牙齿逐渐松动甚至脱落。
雷丽珊指出,牙石不能被刷牙方法所去除,因此,洗牙,就是去除牙石的一项基本方法,也是一项牙周基础治疗。
洗牙后,为何会感觉到牙缝更加明显
由于在洗牙前本来存在的牙缝被牙石以及炎性肿胀的牙龈所填充,在洗牙后,牙石的去除、炎症牙龈的肿胀消退,使得原来存在的缝隙显露出来,会使得患者自觉牙缝变大、牙齿变长。而牙齿敏感是由于牙石相当于一层“保护层”覆盖在牙齿的敏感区域上,去除牙石后牙齿直接面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酸痛感。
通常,这种敏感症状可以在一到两周后逐渐消退,或者配合脱敏治疗可以大大缓解牙齿的敏感。
牙缝变大等主观感受让很多人抗拒洗牙。我们要认识到,正确的洁治术并不会对牙齿及牙周组织造成损伤,而是去除牙石等危害口腔健康的致病因素,是一项必要的口腔保健措施。
洗牙并不会把牙齿“洗坏”,科学保健,才能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