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春眠不觉晓”, 春季天气渐渐转暖,不少人总是感觉疲倦,想睡觉、起床困难、精神涣散、有气无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
特别是,一提到“早起”这个话题,一听到这两个字都觉得好痛苦,很多人都会引发OS:我也想早起啊,根本做不到,根本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甚至有人认为早起是没有必要的,只会让人难受,并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早起真的不健康,不科学,没必要,那么早睡早起就不可能是自古以来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更不可能有“一日之计在于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黎明”这些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要早起?
本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余运影说,早起有很多好处。
首先,要武装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有正确且到位的认知: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与“春”相应,象征万物勃发。春季阳气初升,宜顺应春季生发之气,《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另外,如果你早起,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而不必匆匆忙忙,若你坐公交、地铁,因为早起会有座位的概率会大大提升,你开车也可能会一路畅通。
因为早起,你会有更多空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个比方,你早晨5点起床,上班时间是9点,你就有了整整4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干你想干的任何事情,你可以做早餐、晨跑、看书、看新闻、追剧等等。
如何才能不痛苦早起?
“春季睡眠宜夜卧早起,睡眠就像充电,睡够了,自然就不想睡了。”余运影提醒,一般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早晨要早起,在6—7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
从中医角度出发,春日早起对身体大大有利,如何让自己早起没那么痛苦?余运影建议,运用一些技巧,可以定两个闹钟,比如6:30一个闹钟,给自己15分钟赖床时间,也给自己的身体一些缓冲,慢慢苏醒,6:45再来一个闹钟,让自己快速起床,减少痛苦。
还有,特别需要重视午睡,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年四季在下午的时候都是很容易犯困的。这是因为,当我们吃完午餐,食物会使我们的血糖升高,就会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而对于早起的人来说,是更容易在午后犯困的。建议午睡30分钟,为身体增进精力,缓解疲劳,可以大大降低晚上对睡眠的需求,也有助于早上更麻利地起床。值得注意的是,午睡不能睡太久,超过30分钟的话,你就会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你一下午都精神恍惚。
余运影
主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睡眠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