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喝酒是中国人餐桌上的重头戏,过年期间,福州一位九旬老人在家人团聚时,就一时兴起,喝了不少酒。其中有度数较高的白酒,也有啤酒。因为几种酒混喝,不胜酒力的大爷没过多久,就吐得一塌糊涂。其间因为呕吐物呛到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最后不得不到省老年医院住院治疗。
诚然,喝酒能助兴,可喝起酒来什么都不顾,很可能就会喝进医院。“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什么样的喝酒方式不利于健康?
一起来听听福建省老年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邱锋副主任医师是怎么说的吧!
空腹喝、一口闷最伤身
健康饮酒应小口慢饮,细品其味。然而,不少人一上桌还饿着肚子,就三杯酒下肚。殊不知空腹时胃肠道缺乏食物保护,酒精对胃黏膜的伤害更大。同时,饥饿时酒精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使血液中酒精浓度快速升高,非但更容易喝醉,身体脏器的负担也会大大增加。邱锋建议大家在饮酒前不妨先喝点牛奶、糖水等保护消化道黏膜的食物。
要提醒的是,喝酒“一口闷”格外伤身,会加重脏器短时间内承受酒精的负担,而且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导致饮酒过量。
混酒喝更易醉
喝酒时不宜混着喝,比如喝了一杯白酒接着换红酒喝。因为各种酒的成分构成有差异,混饮最容易喝醉,喝醉后身体会感觉更难受。
此外,不同的酒混在一起喝,会加快酒精在体内扩散和渗透的速度,影响肠胃的分泌功能,对身体造成特别大的影响,轻则导致肠胃不适、呕吐,重则可能导致胃出血。
刻意催吐不可取
无论用手指从喉咙往外搅,还是故意找个地方用别的方法吐酒都是很危险的。
邱锋指出,在腹压突然猛增的情况下,胃里的食物会通过贲门反流喷涌出来,有时咽喉、食管的浅表血管会因为骤然的压力变化而破裂,造成出血现象。而且食物反流过程中会把酸性的胃液带出来,有可能对食管、咽喉,甚至鼻腔黏膜造成伤害,所以呕吐时会有火烧火燎的不适感。
酒后来碗“醒酒汤”
酒后一些人喜欢喝茶解酒。不过浓茶不但没有解酒的功效,反而因为浓度太高,不利于排出体外。同时,浓茶对胃刺激较大,还有可能诱发痛风等疾病,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后果更不堪设想。
饮酒之后最好喝些富含果糖的饮品、果汁,适量的糖类摄入不但有助于保护肝脏,而且有助于加快人体代谢,加速酒精排出。
有些朋友不胜酒力或者一时喝过量,会出现恶心、口渴、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不适,这时可以在酒后喝点“醒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