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厦门的街头,拾捡遗落的垃圾,整理倒伏的自行车;他们在交通路口耐心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他们走进各个社区,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他们走进高龄老人的家里,为他们清扫房屋;他们走进小区,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和健康知识;他们走进暖心家园,带领“家人”们走出阴霾。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活力青年,也不乏古稀老者,却有着共同的名字——厦门市计生协金色阳光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为3月的鹭岛增添暖意,迎接厦门市第一个志愿者日。
2020年8月,厦门市计生协“金色阳光”志愿服务大队正式成立。这是一支经过整合优化的系统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有志愿者两万余人。它年轻,但一直着力提供专业化、优质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它是一支有统一名称、标识、旗帜、服装的志愿服务队伍,在“爱心厦门”行动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广泛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让“金色阳光”温暖心房】
“这是我们为您采摘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西红柿,快来尝尝!”春节前,筼筜街道官任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冯阿姨的家中传出欢声笑语,“金色阳光”志愿服务大队思明分队的志愿者一行来到老人家中,送上阳台菜园自种的爱心蔬菜。双莲池社区计生协金色阳光志愿者关爱失独家庭老人,上门与老人家话家常,并帮助老人大扫除……这都是金色阳光志愿服务的缩影。
吴阿姨来自思明区计生特殊家庭,也是一名社区计生协小组长。2011年,吴阿姨的女儿意外过世,吴阿姨历经痛苦后走出阴霾,渐渐投身到社区日常服务活动中,参与街道及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与社区计生协工作人员一起探望慰问生病的居民、主动帮困难户咨询申请保障性租赁房、负责社区老人活动室日常管理……去年得知要成立金色阳光暖心家园分队,吴阿姨第一时间就加入了组织,她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展示了“金色阳光”志愿者的精神风貌。3月5日志愿服务活动中,吴阿姨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呀,我们暖心家园的姐妹们经常组织在一起锻炼、外出游玩,社区组织什么活动,我一招呼都有十几个姐妹响应呢!”
“金色阳光”志愿服务思明分队在关怀、服务计生特殊家庭的同时还鼓励和引导他们淡化特殊身份,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受助自助、互助助人的暖心行动理念。目前,思明区有45位热心特殊家庭成员加入“金色阳光”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们重新找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让“金色阳光”送去健康】
“阿姨,运动方面建议您尽量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锻炼要去人少的地方,保持空气的流通,注意间隔休息……”这是3月5日,在海沧区天竺社区计生协开展“走进社区群众,健康服务到家”学雷锋义诊活动的一幕。志愿者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健康宣讲,一边为老年居民朋友量血压,一边根据测量结果提出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习惯方面的建议。“平时社区计生协也会组织我们配合家庭医生入户给行动不便的居民和老年居民测量血压、血糖,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折页。很高兴可以加入‘金色阳光’这个组织,可以为社区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金色阳光志愿者小陈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大队成立以来,开展了诸多健康服务活动。在厦门,金色阳光志愿者俨然成为社区活动健康宣讲的主力军。他们为居民们普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防护措施。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还向群众展示了“七步洗手法”和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引导群众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增强防控意识。他们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成效,切实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为“健康厦门”建设添动力。
【让“金色阳光”照耀“花朵”】
3月4日上午,同安区计生协携手祥平街道计生协和中国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馨贝昉幼儿学苑近50名(其中小志愿者10名)“金色阳光”志愿者,在银湖公园开展“大手拉小手,环保公益行”志愿服务活动。3月,是传统的雷锋学习月,金色阳光志愿服务大队同安分队用实际行动,力争让小小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和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同传递爱的星火。
金色阳光志愿服务翔安区儿童早期发展小分队发挥特长,结合“优生优育进万家”宗旨,开展亲子活动、家长课堂、婴幼儿发育测评、入户指导志愿服务,增强家长科学育儿意识,提升家庭育儿能力。
农村外出务工者居多,父母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孩子,大部分为隔代教育,缺乏科学育儿观念,志愿者们利用专业测评工具和科学育儿方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会爷爷奶奶及爸爸妈妈进行科学测评。同时采取“闽南语早教课程”将科学养育的理念、知识、服务送进农村和家庭,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短板。
践行志愿服务,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金色阳光”志愿者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地踏上志愿服务征程,把温暖和爱像金色阳光一样,照进每个计划生育家庭,让“爱心厦门”更加温暖、更加美好。(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