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行走在刀尖上的疫情“侦察兵”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抗击疫情纪实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合影

张惠菊(左)和陈慧明(右)在实验室做好防护开始工作

洪求义(左)和彭赛亮(右)完成援港任务回家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梁小亮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核酸检测是重要诊断依据,这也把医学检验科推向了疫情防控高风险的阵地。他们与病毒直面交锋,每天面临着确诊、疑似、发热待查等患者的血液、体液、咽拭子等危险样本,承担着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样本的检测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检验科瞬间变身为战“疫”侦察尖兵,奔跑在“急、快、准”的沙场上,抢时间,抢速度,战疫情。从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该科完成核酸单管检测132885例,居全市核酸检测量第三名。

战“疫”打响 两朵“金花”坚定逆行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020年1月24日(除夕)上午,接到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取消春节休假、全员到岗的命令,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梁小亮紧急召开科室会议,科室工作人员主动请缨,个个写下请战书,要求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战斗。

“疫情之初,新冠病毒核酸提取都是手工处理,从穿防护服,标本处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室消毒处理等。”这一整个检测流程,至少需要6个小时才能完成。持有PCR上岗证的陈慧明和张惠菊,穿上防护服,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封闭的实验室。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报告检测结果,她们坚持一天进行两批次检测,与病毒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交战”,汗水湿透了衣服,脸上留下了红肿的压痕,站起来时双腿麻木没法行走。

整天与病毒接触,危险也如影随形。离心机高速转动,标本不小心会溅到手上,反复开标本管,手套也很容易破。“这时如果手套没戴好,或者有松动,皮肤有一丁点暴露在空气中,那就很危险。”所以,检验科的防护格外严密,手套就要戴2层。陈慧明说,平时在检验室走动,她们都小心翼翼,要防止摔倒。不是怕摔伤,而是担心摔倒后防护服会松动,容易接触病毒。

这种工作状态,她们一直坚持了4个多月,尽管时间紧张、心理压力大,但是她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冲在第一线,尽最大努力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陈慧明说。

身先士卒 持续战斗78天没有休假

“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科室主任,我不冲谁冲,我不带头谁带头?”梁小亮主任说得很平静。为身先士卒,他把检验科当成第二个家,连续战斗78天没有休假,有时几乎24小时都在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椅子上靠一会。

“你和惠菊出来休息,最后一批让我来!”2020年6月3日凌晨1点多,在提取间忙碌着的洪求义接到梁小亮主任电话。因为前一日核酸检测标本量过大,洪求义和张惠菊已是十分困倦,然而他们却表示要坚持到做完最后一批。

十几分钟后,梁小亮穿好防护服进入了提取间,示意他们离开提取间,赶紧回家休息。

次日,洪求义了解到,梁小亮也是一整天没休息过,但是却坚持到凌晨4点多,直到最后一批核酸检测结果出来。

“疫情就是集结号。不光是我,每位医护人员都是战士。”梁小亮说,检验科核酸检测组7名轮转工作人员,每一名都带头冲锋,连续作战数月,没有一人退缩,“大家都想尽力多救治一名患者,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能给社会以战胜疫情的信心”。

抗击疫情,除了勇气,更需科学精神。作为一名检验科的老将,他经验最丰富,也最小心谨慎。他按照国家发布的疫情防控指南,严格制定流程,规划好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以较少的工作人员完成超量检测工作。

不负重托 赴港无偿协助抗击疫情

2020年9月16日清晨,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570多名队员陆续踏上回家的路。“不负重托、不负众望,满是完成使命的欣慰!”洪求义说出这句话时,带着自豪。

2020年7月初开始,香港暴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数量多、感染源头不明个案多、社区传播风险高,特区公营检测机构不堪重负。应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政府迅速组建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赴港无偿协助抗击疫情。洪求义和同事彭赛亮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从9月4日抵港后连续工作12天。

洪求义说:“我们两点一线,每天从酒店到实验室,即使实验室就在维多利亚港畔,队员们也只能在短暂休息时,透过走道窗户看一眼。”

彭赛亮回忆道,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队员连轴转地工作,“火眼”实验室24小时不间歇地运转,“我们每日能检测20多万份样本”。

在他们去香港之前也都是第一时间加入到本院新冠核酸检测队伍,每日早出晚归,常常工作到深夜。“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异常开心和兴奋。”彭赛亮说,看到同事们日夜奋战,我总是想着与同事一起商量,找到更好的办法让工作变得简便和高效。

勇赴“疫”线 取消婚礼第一时间参加战斗

“这个时候就该到需要你的地方,等疫情过去我们就结婚。”主管技师夏远志至今一直保存着未婚妻在他登上返程航班前发的短信。

2020年对于夏远志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因为他终于要与心爱的她步入婚姻殿堂。然而,新冠疫情的到来,打乱了他们所有的安排。婚礼的所有筹备都弄好了,请帖已经发下去了,再过两天就要办结婚酒宴了……在这个特殊时期,考虑到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他果断地将婚礼取消,主动给领导打电话要求结束休假,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参加战斗。

“2020年是人生中最具充满记忆的一年。”夫妻俩感慨道。不久前的2021年春节,刚结婚不久的他们也选择坚守岗位,留“厦”过年,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视频给双方父母道平安。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检验科简介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9人,初中级职称27人,硕士9人,本科25人。

科室开展检验项目近400项,涵盖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和分子诊断等专业,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2020年检验标本量150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01993人次。业务工作量2020年增长17.9%,近4年平均年增长超过20%。

2020年科室共有21人参与厦门医学院及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工作,学时数合计超过630学时,并承担牡丹江医学院、莆田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赣州卫校等医学检验专业19位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2020年共获得科研立项3项、国家实用专利1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