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再次引起了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草案明确提出,要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今年2月,《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了《全球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近视人数迅速增加,大学近视患病率已超过80%,小学的近视患病率已超过30%。其中,高度近视占总人数的10%左右!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新学期,福州市率先启动学生视力筛查工作,首周已完成超过1万人次的视力筛查和视觉健康数据更新。
视力筛查成为常态
人人拥有一份视觉健康档案
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卫健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继续加力。该方案实施两年以来,校园视力筛查工作实现常态化。
3月9日,在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东南眼科医院近视防控团队的组织下,接受视力检查。通过个人专属的二维码和智能屈光数据采集设备,全校学生的检查结果直接上传到云端的电子健康档案。
毕业班的学生更要把好视觉健康的最后一关。3月16日,在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东南眼科医院安排了13名医务人员,优先为高三毕业班的同学进行检查。东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小儿眼科主任夏江胜介绍,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离不开学校的大力配合,经过长期的流程优化,一个班级检查平均只需要7~8分钟,相当于一次课间休息,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过去一般建议学龄前(3~6周岁)儿童开始接受医学验光检查,但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建议3周岁就接受专业检测,建立视觉健康档案跟踪视力发育。”夏江胜介绍,近视防控关口正在不断前移,在中小学之外,医院的近视防控团队还走进幼儿园,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东南眼科医院的视力筛查建档工作已覆盖福州、长乐、闽侯、罗源、泉州永春等地区,逾300所学校、30多万名学生,实现筛查学生视觉健康档案应建尽建。
校园健康文化氛围渐浓
近视防控形式不断创新
学生的近视不仅要控,更重在防。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东南眼科医院创新形式,在传统的科普讲座基础上,充分发挥福建省、福州市两级科普教育基地,福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福州科技馆眼健康分馆等平台优势,联合多所学校开展近视防控知识竞赛,近视防控主题绘画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为学校的图书角、保健室设计近视防控科普展板,捐赠助视器及近视防控手册,营造浓厚的校园健康文化氛围。
在福州实验小学与东南眼科医院共建的远程智能视力检测室中,除了各类检查仪器,还摆放了近视防控手册和多种多样的低视力助视器。该校校医连医生介绍,学生可以利用检查间隙和课余时间,自由取阅、体验这些助视器,了解低视力人群的生活现状,感受健康视力的可贵。
福州科技馆眼健康分馆今年陆续开展了多场“爱眼小卫士”活动,接待多所学校的学生参观体验。
多方联动
共同构筑健康防线
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2021年新学期,东南眼科医院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将继续扩大近视防控示范点范围,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科普资源,进一步推进校园视觉健康环境建设。
“预防近视,必须加强户外运动。”夏江胜说,青少年近视一方面和紧张的课业有一定关系,例如长时间看书、做作业,导致眼疲劳。另一方面,自然光的刺激对视力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他建议,学校可以举办近视防控主题运动会,让孩子们多参与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
家庭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家长本身也应具备科学用眼的健康素养。东南眼科医院还走进校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家长开展近视防控相关知识讲座,为准妈妈、爷爷奶奶举办近视预防“培训班”。让家长和孩子能够一起参与到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科普活动中来。
通过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多方推动,必将构筑一道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坚固防线。
(张帅 张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