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近日,成都一家打着“国学”旗号的幼儿园被曝出“采用全素饮食方式”,让网友们愤怒不已。
该幼儿园宣传内容显示,在此就读的儿童们在接受《弟子规》《常礼举要》等国学教育的同时,隔绝肉食顿顿吃素,此举甚至还收获了许多读者的赞许,纷纷表示希望把孩子送过来。
不仅如此,据网络检索,同样打着“国学+素食”旗号的幼儿园在全国有近百家,覆盖了大部分省份。
对此,福建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国家二级营养师梁艳彬表示不认同。
纯素食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素食,指不食用肉、家禽、海鲜等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方式。按照所戒食物种类不同,可分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等。由于其饮食的特殊性,营养摄入受限,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及孕产妇、乳母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各种营养素保障其生长发育。素食类食材其营养素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增加蛋白质、维生素B_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对儿童健康具有不良影响。” 梁艳彬表示。
美国素食者协会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不补充维生素B_12补剂的情况下,47%的半素食者(不吃肉但吃蛋奶)和92%的纯素食者都患有维生素B_12缺乏。
长期素食,谷物豆类种子类等植物中的抗营养素会阻止矿物质吸收,导致骨骼不健康、脑部发育不健全。
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子刊的一份研究称:过度的素食主义饮食可能导致人体胆碱摄入不足从而影响大脑健康。胆碱对脑部健康,尤其是胎儿发育阶段的脑部健康至关重要。由于人体肝脏产生的胆碱不足以满足机体需求,因此需通过膳食补充,而膳食胆碱主要来源于肉蛋奶制品。
正确饮食看这里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规律就餐、合理烹饪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消化吸收。梁艳彬表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①食物足量、多样化,保证营养齐全,做到清淡饮食。多样化包括了: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坚果类等。一天建议摄入12种食物种类、5种颜色的食物,一周建议25种食物种类。不偏食挑食节食、不暴饮暴食。
②三餐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适量的原则,大致总能量占比3∶4∶3。其中早餐建议包含有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三类及以上。
③天天喝奶、足量饮水。每天奶摄入量约300ml或相当量奶制品,可选择鲜奶、酸奶、奶粉或奶酪等。每天少量多次、足量喝水。6~10岁儿童建议每天800~1000ml,11~17岁儿童建议每天1100~1400ml,注意应少量多吃,不建议口渴再喝,可以在每个课间喝水100~200ml。另外天气炎热或运动出汗后等应增加饮水量。
④合理选择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水,禁止饮酒。其中零食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例如:水果、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类等。油炸、高盐、高糖的食品不宜做零食;零食不可替代正餐。
(基于信仰而采取素食者,我们应给予尊重;但不主张婴幼儿、儿童、孕妇选择全素食膳食。对素食人群的膳食需进行科学指导和合理设计膳食,才可保证其营养及健康,尤其是疾病人群,必要时需要予以额外的营养补充,具体可咨询营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