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机器人助力,复杂微创变简单

▲翁山耕教授与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蔡一苇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翁山耕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全省首例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联合术中胆道镜的肝胆管结石手术,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此次成功开展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联合术中胆道镜的肝胆管结石手术,在全省也是首例。

迅速切除取出病变脏器

70岁的王依姆(化名)右上腹反复疼痛已经一年多了,但一直没有到医院规范诊疗。这段时间,疼痛越发剧烈,饱受煎熬的她多番打听,最终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翁山耕教授,向他求助。

详细检查后,翁山耕发现王依姆肝脏的胆管里已经长满了石头,情况严重,需要手术治疗。但王依姆和家人有些顾虑,担心年纪大了,难以承受手术的创伤。

翁山耕决定运用附一医院新引进的全球最新型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来完成手术,尽可能实现最极致的微创,来解除病人的顽疾。

手术的难度比预想的还要大。但翁山耕教授在池闽辉副主任的熟练配合下,应用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宛如庖丁解牛般,将病变的左半肝及胆囊迅速切除取出。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天即顺利出院。

手术机器人辅助

翁山耕教授介绍,肝胆管结石手术,在切除肝脏的同时,还需要完成胆管探查、取石、缝合等一系列操作,且患者往往合并长期的慢性炎症和复杂的解剖变异,操作难度其实常常比肝肿瘤手术要更大。另外,术中一般需于胆总管放置T管,术后往往需留置一个月以上,为患者的术后护理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有了机器人联合胆道镜手术,手术更精准、更完善、不留T管、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