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餐隔夜菜放倒一家五口

吴先生在治疗中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黎斌

对于家里掌勺的而言,最难的就是煮的量。少了不够吃,多了倒掉可惜,吃下去可能影响健康。

近日,漳州芗城区的吴先生一家五口就因为一顿隔夜菜住进了ICU。


一碗隔夜豆腐 引发休克和多脏器损伤

事情发生在4月3日晚上,漳州芗城区的吴先生一家五口(4个大人,1个孩子)欢聚一堂,共进晚餐。桌上摆着几道菜,其中豆腐和卤面是前一天剩下的,舍不得倒,就一家人分着吃了。

可没想到,晚饭后不久,一家人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到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急诊科,经诊断是沙门氏菌属感染引发的急性中毒。

其中吴先生因为喜欢吃豆腐,进食的豆腐最多,症状最为严重。到了4月8日,吴先生仍住在急诊科重症病房,这次中毒不仅引发了他脓毒性休克,还导致了多脏器损伤。

所幸,其他家人的病情相对较轻,经急救治疗已痊愈回家。


40%~60%的食物中毒由它引起

第909医院急诊科医师林淑婷介绍,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导致的中毒事件达到了所有食物中毒事件中的40%~60%,夏秋因为天气炎热,最为高发。

这种细菌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但乳与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会迅速死亡。

临床上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的,如肉类食物、鸡蛋和牛奶,所以平时使用的时候要多注意,购买新鲜卫生的食物。

沙门氏菌引起的不适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还会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重症患者会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可导致死亡。


预防沙门氏菌,不妨这样做

第一,烹饪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充分加热,因为沙门氏菌虽然说感染性比较高,但是它不耐高温,所以我们在烹调或者热隔夜菜时要注意充分加热食物。

第二,平时切菜时要注意避免沙门氏菌残留,尽量准备两个切菜板。熟肉和生肉要分开来切,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对于一些蛋类食物,比如说鸡蛋,在煮的时候尽量带壳,同时清洗干净,煮沸后也要持续8~10分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