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不要小看“痣”,有可能是个坏家伙

□本报记者 张帅

福安45岁的刘女士,是一所学校的老师。5年前,脸上长出了一颗“痣”,无痛无痒无异状,只是有些不好看,于是她也无心顾及,一心专注在教学工作上。

最近,家人发现她的这颗“痣”有长大的趋势,刘女士到宁德市闽东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建议刘女士手术切掉这颗“痣”。

一周后的病理结果显示,刘女士脸上的痣为“基底细胞癌”,这颗不痛不痒的“痣”竟然是皮肤癌。

刘女士是幸运的,基底细胞癌切除干净,一般很少有复发的。

福安赛岐的王大爷就没这么幸运了。

王大爷的脚底有颗绿豆大的黑痣,几十年来与之“相安无事”。直至近期,突感脚底这颗“黑痣”有些痛痒,但他拒绝切下肿物进行病理检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王大爷脚底的伤口迟迟未愈合。于是来到宁德市闽东医院皮肤科。一周后,王大爷拿到病理检查报告单,一看,“恶性黑色素瘤”。这颗不起眼的痣竟然是恶性肿瘤,有可能让他付出失去一只脚的代价。

■链接

痣也会癌变?

宁德市闽东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李雪丽介绍,一般情况下,痣是指黑色素细胞聚集而来。根据它们在皮肤的位置深浅不同,分为3种——

1.交界痣 通常较小,表面光滑,无毛,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疹。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出现。

2.混合痣 外观类似交界痣,略微高于皮面,有时有毛发穿出,多见于儿童和少年。

3.皮内痣 成人更常见,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结节,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多见于头颈部。

交界痣的恶变几率相对较高,而混合痔和皮内痣几乎没有恶变的可能。

有些皮肤恶性肿瘤和痣长得像

李雪丽介绍,和痣长得像的皮肤恶性肿瘤,一个是基底细胞癌,另一个就是恶性黑色素瘤。

因此,不要小看你身上的痣,如果是一些特殊部位的痣,比如手掌、足底、衣领处、内衣带处、腰带处、外阴等摩擦部位的痣,建议早期切除;一些长得颜色不均匀、表面不光滑平整、边缘不清楚、两边不对称、短期内突然快速变大、颜色加深,或突然出现痒痛、脱皮、出血、渗液、糜烂等症状的“痣”,需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点痣,尽快到医院检查以及治疗。

李雪丽指出,现在有无创的检测设备可以用于早期筛查及鉴别皮肤肿物的良恶性,比如皮肤镜、皮肤CT、皮肤超声等检测,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费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