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癌前病变信号,请不要忽视

□本报记者 刘伟芳

癌症不是说得就得的病,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期。

如果能在癌前病变时期予以重视,加以治疗,是可以将癌症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的。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陈奕贵主任,告诉我们要重视常见的癌前病变。

最危险 大肠腺瘤→肠癌

大肠腺瘤很常见,可单发,也可多发。尤其是遗传性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的概率是100%;此外,散发性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也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几率较高。

溃疡性结肠炎也有很大癌变风险。它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肠黏膜可反复溃疡增生,如不及时治疗,发生肠腺癌的概率非常大。

建议:年过40岁(有肠癌家族史应更早些时间)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和肛门指检,发现息肉及时在肠镜下切除,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及时治疗。

女性最高发 非典型乳腺增生→乳腺癌

单纯的乳腺增生并不发生癌变,但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或囊性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

建议: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一般风险人群(除了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在45~70岁之间,应进行乳腺癌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每1~2年应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可考虑配合用乳腺X线摄影检查。

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

较隐蔽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长期HPV持续感染后,可发生宫颈上皮瘤变,也就是常说的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二、三级,级别越高越危险。

建议:有了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至少每3年进行1次宫颈筛查,筛查方法最好选择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如果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做个宫颈锥切术即可有效干预癌变的过程。

最常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常见的发展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建议: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有胃部不适症状,建议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肝病患者要小心

肝炎→肝硬化→肝癌

有乙肝、丙肝、脂肪肝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可能进展成为肝硬化,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建议:积极治疗肝病,有肝硬化者每三个月~半年体检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总体来说,癌症的信号可以归纳为五大点:

(1)块:可以是身体任何部位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如皮肤、颈部、舌咽、乳房、腹部、骨骼等出现可触及的肿块,一般可大可小,可单发,可多发,皮肤颜色如常或颜色有变化,不痛不痒;或是皮肤上原有的痣或是疣,短期内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或变浅、快速增大、瘙痒、渗液、破溃等,尤其是在足底、手掌或是其他经常摩擦的部位。

(2)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

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有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由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胸部疼痛: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畅,疼痛,这些可能是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的表现。

骨痛: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可能为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

(3)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可以是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且久治不愈的出血。

咯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表现。

尿血:出现血尿,特别是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肾癌。

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可能是结直肠瘤的早期表现。

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次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系统疾病等。

(4)烧:持续发热,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肾癌等肿瘤。

(5)减: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的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中的任意一项症状,都请不要忽视,建议及时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排除健康隐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