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4月26日,福建首例植入“火箭心”的患者张大哥恢复良好,成功出院。
据了解,这是福建首例纯国产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这也是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完成的第三例人工心脏植入术。
不远万里来福建求生
48岁的张大哥是江西人,有5年多的心衰病史,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脏衰竭,由于他的心功能极差,心脏随时可能停跳。
换心是唯一的出路。不久前,他了解到,福建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可以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治疗,因此不远千里来到福州,求诊于陈良万教授。
近日,心脏外科陈良万教授、戴小福教授与天津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教授同台操刀,顺利将仅重190g的“火箭心”安装到患者体内。
术后,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陈良万指出,此次“火箭心”的成功植入,标志着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步入新的阶段,标志着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完全国产化的“火箭心”
人工心脏的主要作用有三种: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休息好,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体外生命支持部门主任董疑说,人工心脏技术是采用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系统,工作原理为搭建起心脏左心室到主动脉的旁路,对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起部分替代或辅助作用。
人工心脏技术是除心脏移植外目前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或重症心衰的手段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患者最长存活时间已超过15年。
此次使用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箭心”,在技术上已达到国际标准。
进口的人工心脏费用为120万~130万元人民币,令人望“泵”叹息,而国产的人工心脏价格仅为50万元左右。
链接
作为全国最早掌握人工心脏植入技术的三家医院之一,协和医院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全国11家进行“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的中心之一。
目前,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正在征集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参与“火箭心”的临床试验,符合条件者可免除人工心脏材料费,大部分诊疗费均可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