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王畅
孩子一旦出现发烧到医院,医生往往会给小孩查个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看似很多内容,其实家长只要注意几个指标:白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
其他的不用研究啦,交给医生就行。
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关键在白细胞指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检验科陈敦祥主管检验师介绍,白细胞对于人体有非常重要作用,一旦血常规上显示白细胞数量高,免疫系统与病菌开始交战了。
像宝宝发烧时家长和医生最关心的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白细胞计数减低了,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这是因为大部分细菌感染时,会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来对抗和吞噬细菌及其产物。而病毒感染下,机体出动淋巴细胞来抑制病毒的复制,起到主要的防卫作用。而单核细胞计数无论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都可能会升高。
特殊情况下的白细胞升高
单纯依靠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变化,就能区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了吗?
其实不然。
陈敦祥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升高,比如在急性病毒感染初期,处于高热等机体应激状态时,也常可伴中性粒细胞计数暂时性增高。
此外,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等)、严重感染脓毒症时,也可出现中性粒细胞降低。
另外有急性呕吐、外伤等应激时,中性粒细胞可出现明显升高,但并不代表是细菌感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升高,比如骤然出现高热、频繁的剧烈呕吐、机体发生创伤疼痛等应激状态下,又如常见的腺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急性感染下也可能出现轻度的白细胞升高,尤其是感染早期。
观察是否贫血
“红细胞相关指标主要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作为普通家长,我们就看一个数据:血红蛋白(HGB)。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参考范围,血红蛋白低,就提示贫血了。如果贫血,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检验科检验师林瑜说。
红细胞包括: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宽度。红细胞的相关指标主要是方便医生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贫血。
需要关注的血小板相关指标
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胞质脱落而成。它的功能就是参与止血和凝血。
除了在止血过程中发挥出色的抗凝作用,血小板的抗炎症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论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中,血小板的数量均可以出现升高,但在感染缓解后血小板计数又可以恢复至正常,若持续升高,则需要进一步排查骨髓增殖性肿瘤疾病。
如果孩子既有发热,同时血小板数量是减少的,那么就需要医生进一步地分析原因了。过低的话,不好,宝宝可能会有一些出血止不住的情况,甚至到处出血危及生命。
某些病毒感染会让PLT暂时性下降,一般下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很有限。如果宝宝的PLT持续低于正常值范围,就要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最好再做个骨髓检查,看看有没有存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再障和白血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