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通讯员 宁宇
4月28日,省立医院手术室里,随着主刀的泌尿外科叶烈夫教授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了高难度的肾保留精准肿瘤切除手术,省立医院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百例,标志着医院在超精准微创外科手术领域、高质量医疗服务上迈向新的征程。
机器人首秀:
“探秘”直肠癌
去年10月15日,刘女士(化姓)成为全省首位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获益者。迈入中年的她因便血半年,经查诊断为“直肠癌”。胃肠外科薛芳沁教授带领团队仅用时1小时40分钟,便精准快速完成了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
泌尿外科手术“全覆盖”
泌尿外科叶烈夫教授机器人手术团队开展全省泌尿外科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后,现已完成5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包括肾部分切除术、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基本实现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式的“全覆盖”。
保肾手术患者平均术后2~4天出院。
儿外科探索“单孔”技术
儿外科手术团队借助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手术,为仅1岁半的女孩小汐(化名)成功施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这是全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的儿科手术。徐迪主任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与单孔腹腔镜融合,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推动微创手术技术向着更精准、更微创迈进。
小儿单孔+1术式为全国首创,填补了福建省手术机器人在儿外科应用的空白。
去年10月,省立医院正式启用全省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半年时间内,在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儿外科、基本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百例手术全部为四级高难度手术。
链接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让手术视线更清晰,手术更安全,实现创伤更小、出血更少,住院时间缩短,此外,可远程操作控制达芬奇机器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集高智商、高颜值、高科技于一身,拥有“三头四臂”,即医生控制平台、患者手术平台、3D影像平台,以及四只灵活的机械手臂,可转度达540度,7个自由度,能实现前三代达芬奇机器人所不能达到的操作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