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郑锦利
时间一晃,又到了每年荔枝上市的日子。
苏东坡曾有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今年荔枝的价格如此亲民,实现“荔枝自由”的时候到啦。
打住!荔枝味美,不可贪多,否则有可能患上“荔枝病”。
“荔枝病”发作
每逢这个时节,关于荔枝的各种新闻就开始纷纷冒出:“空腹吃荔枝导致10个孩子死亡”;“开车不能吃荔枝,会导致酒驾”……
近日,一名10岁的男孩,就因为空腹吃了大量的荔枝,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而入医院抢救。
医生追问病史了解到,男孩当天晚上吃了大概2斤的荔枝,医生马上反应过来,他得的是“荔枝病”。
随即,医生给他补充葡萄糖对症处理,第二天就清醒过来,顺利出院了。
甜荔枝为何引发低血糖?
荔枝含果糖量非常高,人体在空腹时,血糖就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大量进食荔枝,短时间内,摄入的果糖转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又会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导致血中葡萄糖浓度急剧下降,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抽搐、血压下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植物人甚至有生命危险。
宁德市闽东医院内分泌科蔡奕琪主任提醒,千万不可“日啖荔枝三百颗”,而是成人一次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老人和幼儿一次不超过5颗。1岁以内的儿童及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食用;切记不要空腹食用,对荔枝过敏者要禁食荔枝。
他建议,餐后半小时才进食,如出现荔枝病需立即口服葡萄糖或补充糖水,严重者及时送医院救治。
另外,要吃“完全成熟的荔枝”,没有完全成熟的荔枝中含有的“低血糖毒素”更多,食用后“受伤”风险更高。
吃荔枝会导致“酒驾”?
在开车前吃荔枝可能会被测出酒驾。
荔枝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进行密封,会伴随一定的“无氧呼吸”,这个过程中,荔枝就容易发生无氧发酵,产生乙醇(即酒精),
而且荔枝本身就是一种糖含量很高的水果,最高可达17%,而糖类物质的大量摄入还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养分,荔枝入口后,口腔内的酒精含量就会瞬间上升,造成检测数值上升的假象,引起酒精测试仪的误报。
吃得越多,酒精测试仪测定的酒精浓度可能也越高。
“吃荔枝所导致的酒驾”和“真正的酒驾”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不用慌张。
支招
几颗荔枝下肚,所产生的酒精(量)很少,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在呼吸和说话之间,这些酒精即可以挥发掉,一般几分钟、十几分钟后就不会被测出来了。“当我们吃了荔枝后遇到查酒驾时,可以等待3~5分钟再检测,或者大量饮水、使用漱口水漱口后,再去复检就可以了。”
实在不行,验血识别真相,“假酒驾”终归是假的。
相关链接
这些锅,荔枝不背
谣言:荔枝吃多了,容易口腔溃疡
目前口腔溃疡的原因不明,比较主张的观点是外伤以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至于说吃了荔枝就溃疡的,可能是因为荔枝壳比较硬,咬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口腔黏膜,从而导致口腔溃疡。
谣言:吃荔枝容易流鼻血
这种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仅存在于部分人群,同样的人群还有吃桂圆或者杏流鼻血。目前来讲,流鼻血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系,并没有证据表明流鼻血与荔枝有关系。迄今并未见过荔枝上市就引起鼻出血增多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