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夏雨晴
62岁的陈老伯做梦都没有想到,一碗花蛤面,竟然差点要了他的命。
花蛤壳划破食管, 鬼门关前走一遭
一个多月前,陈老伯和家人一起吃花蛤面,一家人边吃边说笑,一不小心,陈老伯把混在面条里的花蛤碎片吞了下去。碎片紧紧地卡在食道下段,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非常痛苦。
当地医院的医生在胃镜下顺利取出了花蛤片,陈老伯便回家了。
两天后,陈老伯感到胸口痛、咳嗽、喘憋,并且高烧到了39℃,再度到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纵膈感染,食道穿孔”。原来,陈老伯吞下花蛤碎片时,把食道割破了;但在胃镜取出花蛤片时,没有发现食道穿孔。食物漏到纵膈里,引起了严重感染。
病情严重,陈老伯转院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治疗。陈老伯历经胸外科手术、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层层难关,在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救治下,顺利康复出院。
食管异物,很多人都经历过
本报健康大使、附一医院胸外科赖繁彩主任医师介绍,大块异物可堵塞食道、压迫气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食管异物种类包括各种食物、果核、硬币以及玩具等,其中,枣核、各种骨头、鱼刺、贝壳、钱币、义齿等最为常见。
大多数患者发生食管异物后即有症状,如疼痛、吞咽困难、异物梗阻感、涎液增多、反流、呼吸道症状等,但有10%左右无任何症状。
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7%,病死率低于1%。最常见的是食管内并发症,最危险的是食管外并发症,如大血管破裂出血。
附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林晓提醒:
进食切忌匆忙,要细嚼慢咽。怀疑食道异物时,切忌用饭团、食醋、馒头等强行下咽,以免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
老年人的义齿要严防脱落,进食前要留心,睡眠前应取下,义齿松动者及时修复。
教育儿童不要将各类物体放入口中玩耍。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尤其是到具备取异物条件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