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宁化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从小就知道基层群众跋山涉水就医之困难,所以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医学院校。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宁化县总医院工作。其间,我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进修了三年,经常见到各地转诊上来的老百姓,有不少甚至倾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家人治病。而我在宁化县总医院内科工作中也统计过,每年从宁化转外做介入手术治疗的有几百人,他们甚至要举家搬迁到上级医院。
我常常想,在三明医改如此好的环境之下,我们作为医生,不能只解决病人的病痛,还要考虑如何解决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病人的预后,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使这些群众不至于因病致贫。于是,我不顾介入这一行可能给医生带来的身体隐患,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努力学习介入,希望填补宁化县介入治疗的空白。
除了医生,我还有一个光荣的身份,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员。这两重身份,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员,作为医生,就应该要有蜡烛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病人服务中去。
2016年,在宁化县总医院党员大会上,通过差额选举,我被推选为内科党支部书记,成为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我们内科党支部共22名在职党员、6名退休党员,每次活动报名,总是一呼百应,连80多岁的退休党员都踊跃报名,让我十分感动。
去年我们党支部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共开展了14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心肺复苏“摆地摊”活动,不但邀请各个机关单位的人到医院来学习急救,也定期组织党支部同志深入到各个机关单位进行急救培训。
作为卫健青年,我必将始终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以青春热血奉献祖国,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