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论胖哪里影响颜值?脸胖肯定是第一名。
但论胖哪里最影响健康,肚子才是NO.1。
大部分人看胖瘦,第一看脸,第二看四肢,殊不知,最危险的胖其实藏在衣服下的肚子里。
夏天到了,不可直视的不仅是你的颜值,更是你的健康。
案例部分
28岁男子急性心梗 很大原因在于胖
福州读博士的28岁陈先生身高1.8米,长得挺俊,唯一不足就是年纪轻轻就“发福”,因为学业繁忙,常熬夜,爱喝饮料,体重达到200斤,顶着个大大的“啤酒肚”,还养成了抽烟的习惯。
本以为只是难看些,没想到一天在宿舍,陈先生突感胸部疼痛,休息一会也没缓解,被同学紧急送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心血管科黄希副主任医师在详细检查后,诊断其为急性心梗,右冠状动脉堵塞,生命危在旦夕。
在右冠状动脉处进行球囊扩张并放了支架后,血流恢复,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命。急性病情虽然得以扭转,但其终身都需要服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发病平均年龄为60岁,但现在我们临床上收治了不少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黄希告诉记者,这些患者中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也就是腰粗的比例较高。
5个成年人2个胖肚子
腰围也叫腹围,反映人体腹部肌肉、脂肪等情况,是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之一。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的数据、一项横跨18年(1993—2011年)的研究显示,18年间成年国人的中心性肥胖率从20.4%上升到44%。换句话讲,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是中心性肥胖。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体脂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肥胖程度较轻,而体脂分布趋于向腹腔内积聚,即易形成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
如何测量
站立,双脚分开25~30厘米(与肩齐)。普通人将软尺经肚脐上方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的地方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什么样的肚子算超标:
男性腰围>85厘米
女性腰围>80厘米
肥胖伤的是全身
膝关节:上半身重量的增加会严重提高膝关节的负担。身体难“瘦”,关节更难受。
房颤:腰围越大,房颤风险越高。腰围每增加10厘米,男士和女士患房颤的风险分别增加47%和37%。超重和肥胖是房颤的可控危险因素。且即使射频消融后,房颤的复发率也显著增加。
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腹部肥胖还会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卒中、静脉血栓。
不孕:腹部脂肪堆积带来的肥胖会引起女性体内雌激素增多,引发以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为代表的病症,导致月经不调、经期紊乱等各种问题,影响受孕。
癌症:2016年国际癌症机构表示,肥胖跟乳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肾癌等13种癌症有密切关系。
如何控制腰围
1.控制饮食
制定减肥计划,每日总热量摄入应少于热量的输出,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体重。
2.有氧运动
结合饮食调理的运动干预,已被证明可减少内脏、心包脂肪和心外膜脂肪。每周3~5次,持续12~52周的锻炼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世卫组织身体活动指南建议所有成年人,包括慢性病患者或残障人士,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有氧活动。成年人可以将每周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增加到300分钟以上,或者可以进行150分钟以上的剧烈强度有氧活动;或将等量的中等强度和剧烈强度进行组合,这样对健康更好。
另外,即使没有体重减轻,运动也可以降低内脏脂肪。
3.不推荐使用减脂药
尽管现在临床上确实有不少药物可以降低血脂,但面对具体情况还行具体分析,同时各类降脂药都有其相应的副作用,降脂治疗还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服用。而未经证实安全性的减肥药物,一般不推荐使用。
面对肥胖,我们更加需要的是长期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运动,规律的作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