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泉州第一医院

不开胸不微创 射频消融术解决10年心病

□本报记者 张鸿鹏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反复胸闷、气短、头晕已经困扰了泉州的刘老伯十余年。老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但“老毛病”日渐加重。

前不久,在家人的劝说下,老人入住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并接受了射频消融治疗。

刘老伯所患的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很多人对这个病并不了解。

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佳南打了个比喻:人的心脏就像一个复杂的“套间”,左室流出道是“房间的走廊”,该处室间隔就是“走廊的墙壁”,如果“走廊的墙壁”增厚把“房间”的出口堵住了,就形成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王佳南介绍,患者除了出现胸闷气促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头晕、晕厥,甚至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

医生立刻与患者家属沟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微创新技术

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王凌副主任医师介绍: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会考虑外科手术切除“多余的肉”,但需要开胸、创伤太大,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后遗症;

若选择内科微创介入治疗,但缺点是可能会误伤其他部位,加上目前缺乏某些材料、制约了此项技术的开展,因而我们也放弃了该项选择。

“腔内超声指导下射频消融术是最新的治疗方法。”王凌介绍道,目前国内外几个大的心血管病中心近期都曾陆续开展该项手术。

“我们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行肥厚室间隔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术中,可以直接观察梗阻部位消融前后的压力阶差变化,像刘老伯的手术,我们就看到术中他的压差明显下降,虽然没有完全达到正常的程度,但已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记者了解到,刘老伯在手术中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整个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十分顺利。

这是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心脏电生理团队在林荣教授等专家指导下,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首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该治疗方法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泉州地区此前尚未开展。

医生建议

有胸闷、气短或晕厥等症状的患者,家族中有猝死先例,都建议去心血管内科进行排查。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评估是否有行针对肥厚心肌的射频消融手术指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