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双镜联合切除肿瘤

陈先生今年53岁,近1个月来,他反复出现右侧眼角、口角抽搐,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他的耳朵内侧竟然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

求医心切的陈先生,多方打听后,从杭州来到福州,找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林昶主任医师团队。

术前检查

入院后,医生为陈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检查,考虑为“岩部胆脂瘤”。

胆脂瘤是一种先天性乏血管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反复耳流脓,鼓膜表面的上皮层向中耳腔内生长形成胆脂瘤。

陈先生的肿瘤位置很深,紧紧贴着颈内动脉并且累及岩尖、内听道、颈静脉孔区等重要结构,术中稍有差池就可能损伤邻近的脑神经,造成术后面瘫、眼球运动受限、吞咽困难、声嘶、呛咳等并发症,如损伤颈内动脉,将有大出血和死亡的风险。

多学科协作

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术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林昶主任医师、肖恒副主任医师联合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专家。最终敲定了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联合红外导航系统定位颈内动脉及肿瘤位置、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监测面神经功能,采用显微镜联合耳内镜技术,保留面神经原位,术后病理证实为胆脂瘤。

解读

手术是治疗岩部胆脂瘤的唯一有效手段。术中显微镜可以获得充分的解剖暴露及大块病变切除,内镜技术则提供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视野,有利于深在腔隙病变的暴露与去除。显微镜与内镜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微创的方法行巨大岩部胆脂瘤的彻底清除,减少手术创伤。

(唐书频/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