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微量元素检测,8年前就被“叫停”

□本报记者 刘伟芳

孩子头发黄、不爱吃饭、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小朋友,是不是缺微量元素了?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总会怀疑,便想去做个微量元素检测。

很多药店、母婴店常常打着免费检测微量元素的名号,实际上是忽悠家长买营养品。

这项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做?

近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文明确: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非诊断治疗需要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得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官方文件“叫停”微量元素检测了。

微量元素检测,8年前就曾“叫停”

微量元素检测,当妈的人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就曾明确,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但这项检测,这两年的热度没有丝毫减少的势头。

近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布通知,将“不宜”改为“不得”,意味着针对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将更加严格和规范。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滔表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是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一般测的是锌、铁、铅、铜。

(注意:钙元素并不属于微量元素,而是常量元素。钙主要集中在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的99%,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的钙只有1%。)

许多妈妈觉得宝宝缺锌会影响智力发展,缺钙会长不高,所以非常重视微量元素检测。但其实这项检测对于普通健康宝宝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这是因为,微量元素含量太低,且分布于身体各处,如血清、细胞、组织中,无法100%检测准确。”王滔表示。

目前,市面上的检测方式有四种:

1.夹手指检查——不科学!

2.取部分头发检查——不准确,会受环境因素影响!

3.手指末梢血检查——化验结果有点偏差!

4.静脉血检查——目前最靠谱的一种,但也不能全面反应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真实情况!

因此,“正常儿童健康体检、普通就医、打疫苗等不需要查微量元素。”王滔表示,不要被忽悠,让孩子白白扎针。

■提醒

微量元素检测,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临床上,微量元素检测一般是作为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王滔表示,有些情况下是需要考虑检查微量元素的,并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的化验室检查方便确诊:

1.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长期慢性腹泻;

2.严重挑食、偏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3.面色苍白,怀疑缺铁性贫血;

4.免疫功能紊乱,反复生病。

总之,微量元素检测需要结合孩子的情况,辨证使用,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没有原则随便乱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