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低?

在我们的认知里,西瓜是一种很甜的水果。

事实恰恰相反,西瓜的含糖量只有5%~6%,比不少人用来减肥的苹果的含糖量更低。同样的含糖量,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吃起来就会更甜;那么不甜的水果是不是含糖量就低呢?

常见水果含糖量排行榜

含糖量在4%~7%之间的水果:西瓜、草莓、白兰瓜等。

含糖量在8%~10%之间的水果:梨、柠檬、樱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萝等。

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

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水果的正确吃法

1.控制水果摄入量

水果中的果糖会进入肝脏进行代谢,一部分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时间一长,留在肝脏中的脂肪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脂肪肝,还会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的风险,建议大家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

2.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

果汁制作过程中去掉了其中的膳食纤维和部分保健成分,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受到相当不小的损失。这表明,鲜榨果汁也只是一杯“糖水”,而不是健康饮品!

与新鲜水果不同,由于果汁不需要咀嚼,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快得多,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不利。

3.牙好就要“吃”水果

水果有“四性五味”,不同体质的人,水果要选择性地吃。

体质燥热的人可适当吃点寒凉类水果,如西瓜、雪梨、荸荠、山竹、火龙果等,可帮助减少内热。

体质虚寒的人可选择温热或甘平类水果,如苹果、樱桃、石榴、桃子、枇杷、荔枝等。

脾虚虚寒的人吃水果,也可煮热吃、蒸熟吃,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水果“生冷”的属性,但营养成分也会随之减少。

4.不用过于讲究吃水果的时间

对健康人群来说,不需要过于讲究吃水果的时间,不管你啥时候吃水果,只要你的肠胃功能正常,对水果的吸收其实没有多大区别。

对特殊人群来说,要稍加注意:

脾胃虚寒人群:可选择早上10点后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时吃,有利于身体吸收营养。

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在两餐之间吃水果,以避免餐后血糖大幅度波动。

减肥人群:可考虑在饭前吃水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饱腹感,有助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服药人群:如果近期需要服用药物,服药前后1~2小时内最好先别吃水果,以免影响药效。

5.空腹吃水果因人而异

胃酸过多、消化不好、有肠胃疾病的人不宜空腹吃;如果消化功能好,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点水果没什么大问题。

提醒:空腹时应避免吃柿子、山楂等单宁、胶质含量较高的水果,以免引起肠胃不适,严重时可造成胃结石、胃溃疡、胃出血等。

6.食用量要节制

中医认为“五果为助”,水果无论生吃还是熟食都不可贪多,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基本就足够了,应避免进食过多,加重脾胃负担。

如果发现吃了水果,肠胃出现不适,那么再一次吃水果时,就要做出调整。

提醒

水果应该吃,而不应该“喝”,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综合环球时报、丁香医生、养生杂志、养生中国)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