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检验结果全部出来了,都是阴性。”刚看完当天所有核酸检测结果的鼓楼区疾控中心检验科95后女孩赵日新向领导汇报时已是8月20日凌晨4点。
为尽快完成核酸样本检测,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分批值守,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转。“检测的危险性高,实验频次多,每次任务都十分紧急。”赵日新说道。送样时间不固定,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全天24小时待命、手机保持通畅、样本随到随检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赵日新所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各区独立,从交接样本、配制试剂、核酸提取、构建反应体系、上机扩增到结果分析,一进实验室,检验人员就需要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密不透风,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衣服反复被汗水浸湿。
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实验室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很高。
核酸检测实验敏感度高,首先要避免发生污染。为了尽快出具报告,不仅动作要快,还必须全神贯注才能保证不出错。“上机前仔细检查八连管液面是否齐平、是否有小气泡、管盖是否盖紧,这些小细节都很可能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导致实验重做。”赵日新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整个过程就像在一间小黑屋里洗衣服,洗啊洗也不知道洗干净了没。只有等到结果出来才知道有没有问题。”
一身防护服,严密的装备,如果不是上面的名字,很难认出眼前的这个留着短发、做事干练的95后女孩。当被问到,作为幕后工作者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时,赵日新笑道说:“每一份样本都是一颗期待的心。保证结果准确,对发出的每一张报告单负责,把该做的事做好我就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