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续增长。与2015年相比,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柳叶刀》杂志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也显示,中国人变得越来越高了。在1985年至2019年这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将近9厘米——全世界增幅第一。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会长赵广才教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人民群众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肉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和钙类物质,都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和生长。二是人们重视体育活动。
对于青少年而言,除了疾病因素,生活、睡眠、饮食、运动和心理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
福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陈瑞敏主任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1:00睡觉,要睡足8~9小时以上;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尽量不喝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助长孩子身高,可让孩子每天用半小时至1小时的时间进行跳绳、打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运动;在心理上则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
营养也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饮食调控的关键,是营养的均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缺一不可。
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蔗糖,谷物(水稻、玉米、大麦、燕麦等),水果(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
蛋白质来源包括:牛奶、鸡蛋、芝麻、瓜子、瘦肉、鱼、虾、核桃、松子等。
维生素来源包括:西红柿、青椒、卷心菜、土豆、猪肝、奶酪、莴苣、花生、鱼肝油、金枪鱼、新鲜水果及绿叶菜中。
(本报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