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健康支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老年消费更加多元,宜居环境更加优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权益保障不断加强;随着“银龄行动”持续开展,老年人融入社会更加积极多样。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从加强老年健康服务顶层设计、开展扎实服务增强老年人健康获得感、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支撑。
高质量发展医养结合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聚焦医养结合,以更实举措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民生需求,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各地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4种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0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通知,正式启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根据创建工作部署,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实现全国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深入开展“智慧助老”行动
2020年,全国老龄办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开展“智慧助老”老年大学在行动活动;指导发起“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组建“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队;联合共青团中央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评选工作,选树示范典型;组织编写《玩转智能手机——开启老年幸福生活》,帮助老年人消除智能手机使用障碍等,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中国人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