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食经》曾记载:“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
可见,茶也是一种良药。
但生活中有一群特别的小伙伴,他们茶一喝多就难受,出现胃痛、胃胀、头晕等症状,这是为何?
《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
中医同样认为,大部分茶的药性偏寒凉,所以喝茶也要因人制宜,有所选择。对于脾虚胃寒的人来说,长期饮用过于寒凉的茶,容易“雪上加霜”,导致胃肠不适等症状。
如何在众多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呢?看看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的建议。
患有胃肠疾病者,中医认为“苦寒败胃”。此类小伙伴喝茶时,就需要选择一些茶性平温的茶,比如隔年的乌龙茶、黑茶等。这些茶对肠胃疾病具有治疗和修复作用。
容易上火的人群,适合喝一些寒性茶,例如绿茶、白茶、普洱等,起到清热祛火的作用。
体质虚弱及低血压人群,建议喝一些性质温和的熟茶,如红茶、黑茶、熟普洱茶等。而高血压人群,适宜喝一些白茶。
处于经期和孕期的女性,建议少饮茶。
喝茶时要避免三大错误时间段:
空腹饮茶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刺激肠胃,易造成胃酸、胃痛等。
饭后立即饮茶,茶叶中的生物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引起肠胃胀气、消化不良等。
临睡前饮茶,茶叶中的生物碱对神经有兴奋作用,容易造成失眠。
喝茶虽好,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
不可长期过饮浓茶,轻则出现“茶醉”,重则导致茶叶型氟中毒。
饮茶忌宜歌
饮茶时间要注意,空腹饮茶伤脾胃;
饭前饭后及药后,好茶不宜立即饮;
饮茶温度要适宜,过烫易伤口咽、食管、胃;
过冷茶凉伤脾胃,脾胃既伤聚痰湿;
冲泡时间要适宜,过长、次频不可取;
饮茶浓淡要相宜,茶浓伤胃睡眠少;
莫觉隔夜茶水多浪费,霉菌、细菌茶里得。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