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这几天,我们正经历持续走低的气温,也让火锅成为聚餐的首选。近日,前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的烫伤患者随之增多。
28岁的福州男子小沈(化名),与同学聚餐吃火锅,“口急”的他就直接一把入口,突然一阵灼热,左舌边缘出现麻木感,没过多久形成血疱。见状,小沈立即抓起桌上的牙签,自行挑破。聚会结束,回到家,小沈仍然感觉左舌边缘疼痛,影响进食,自行买了消炎药连续口服3天后,并无好转,随即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看诊。
该院口腔黏膜科陈婉璐医师接诊后,发现小沈左舌边缘黏膜有8mm×5mm的溃疡面,表面覆盖灰白色假膜,经诊断为创伤性溃疡。
“口腔黏膜是我们口腔中的第一道防线,它对高温不敏感,即使食物、饮料在四五十摄氏度时也感觉不到烫。但是口腔黏膜不耐烫,遇到高温容易烫伤。”
陈婉璐医师说,火锅汤的温度高达120℃,刚沏的茶水温在80℃至90℃,刚出锅的饺子、面条温度约70℃至80℃……经常食用烫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
但是,接触6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迅速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迅速增生,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则会发生不良倾向。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高于65℃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很可能致癌),虽然对人致癌证据有限,但对试验动物致癌证据确凿。
如果经常食用热食,口腔以及食道黏膜就会反复受伤,而且往往是黏膜尚未修复,就又遭重创。长期反复的不良刺激,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风险。
她建议,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黏膜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50℃~60℃,超过65℃便足以烫伤黏膜。
■支招
吃烫食出现血疱或溃疡后,需要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再进食高温食物。同时不宜吃辛辣、硬质、脆性食物,避免再次刺伤、刺激病损处。应进食软质食物,避免摩擦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