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通讯员 陈冰华
“今年过年时,还想着和妈妈带上外婆,一起照一张全家福,可妈妈说以后还有机会,第二天就匆匆赶往福建打工了。没想到,这成了永远的遗憾!”从四川赶到福州的李阿姨的儿子说。
今年10月底,55岁的妈妈李阿姨,因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
11月6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损伤专家作出严格判定——脑死亡。
遵照李阿姨生前意愿,儿子决定:自愿无偿捐献有用的器官,救治他人。
11月8日凌晨5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内,捐献手术后,专业的医护团队接力,将肝脏和肾脏火速护送至外地。
这一举动,可以帮助三个人重获新生。
在儿子眼里,妈妈是个特别要强、善良的女人。
12岁时,爸爸去世,妈妈独自一人带着他。
为了赚钱,妈妈到处打工。
这几年,她去过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广州、甘肃、福建等地。
“工友都说,她是工地上最肯干的人。手上全是老茧,脚被烫伤了,胶鞋一穿,咬着牙继续干活。只要工地不放假,她是不会休息的。”
李阿姨的小姑子说,有一次,嫂子看到电视上正在播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就笑嘻嘻地说:以后我也要这样!
所以,当医生通知抢救无效,家里人就第一时间决定,要无偿捐献器官。
“我们那是农村,一家人是扛着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但如果在乎别人的眼光,就救不了人了。我想,这也是妈妈希望看到的。”儿子说。
一生辛劳,生后仍在付出。
感谢李阿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