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为做好《食品卫生法》宣传活动,从2006年起,每年11月第一周被卫生部定为《食品卫生法》宣传周,希望全民能树立起关心健康、注意卫生、把好食品安全关的意识。
以下常见的餐饮卫生误区,千万别掉坑!
周末又要到了,我最喜欢和好朋友到餐馆“撮一顿”。
刘:多人用餐时应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若没这习惯,就容易增加人和人之间的疾病交叉传染,特别是胃部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外出用餐前,我们总担心碗筷不卫生,用卫生纸擦拭一下,感觉干净多了呢!
刘:我们也要防止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很多纸巾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细菌,即使消毒较好,也会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纸巾如果不保证绝对清洁,就会导致碗筷的二次污染。
如果食物吃剩了,又有些变质,煮沸后再吃,也是可以的吧?
刘:千万别!如果食物腐败变质了,就千万别吝啬,直接抛弃。因为即使反复加热,高温也无法消灭某些致病菌和霉变物质,如果食用可能导致严重的急性病或累积性疾病。
这么说,对待腐烂的水果是不是也不能吝啬?
刘:如果蔬菜水果有部分出现腐烂,应整个抛弃,因为无法保证暂时没烂的地方有没有被致病菌污染到。即使把水果上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部分也会通过果汁传入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还有哪些情况可能会让食物接触到致病菌呢?
刘:还有很多人在家中切食物,不论生食、熟食均使用同一块砧板,这容易让生食中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通过砧板,沾染到熟食上。因此处理生熟食品的工具也要严格区分,储存在冰箱中也要分开放置,以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