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话说“十人九痔”,那种“菊花残,满地伤”的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
都是便血差别挺大
痔疮,由于极具迷惑性的便血症状,以至于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患者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诊室,惴惴不安地问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肠癌,还有没有救?
二者最大的差别是:肠癌出血每日都来报到,而且逐渐加重;如果偶尔出血,隔了一两周再次出血,这种就多是痔疮引起的。
此外是看颜色,肠内出血因为出血时间久,颜色应是暗红色,出血部位越往上越深,甚至是黑便,不过低位直肠癌也可表现为红色,便血量较少。血与便便是混合的,常伴有黏液脓血便,以及大便变形。
“菊花”附近出血一般是鲜红的血液,血液不会和大便混在一起,通常是便后厕纸上带血,严重的会出现滴血或喷血,量较多,便便上没有黏液脓血。
长了痔疮,怎么对付它?
多数情况下,痔疮只要不发作,就能和“菊花”和平共处,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把它放在眼中的原因。
治疗痔疮的目的重在消除、减轻主要症状,而非根治。如果只是轻度脱出可自行收回,或在医生帮助下收回去,首先选择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后便可使痔疮症状得到缓解。比如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如在排便时看书,或有事没事到厕所蹲蹲等),保持大便通畅,改变饮食习惯(如增加纤维性食物的摄入、少饮酒、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温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保持局部清洁、理疗的作用。因此,医生建议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如没有条件也尽量用清水冲洗。采取这些措施后,大多数患者都不需要再手术治疗。
如果痔疮反复发作,疼痛较严重,难以收回,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甚至导致脱肛、嵌顿、感染、坏死等情况,加上滴血或喷血,就只能靠手术解决啦。
痔疮不发作,会慢慢变小?
因为担心手术疼痛,很多人即使痔疮发作,也抱着忍一忍,涂涂痔疮膏,调整饮食,就能控制痔疮,从而自愈的想法。
其实不然。
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的末梢形成的静脉团,如果不经过治疗,不断成长的痔疮是不可能缩小、消失的。
“调整饮食只有延缓痔疮,但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是可能会形成痔嵌顿坏死、发炎感染、便秘等系列并发症。外用药的效果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一样,目前还没有让痔疮可逆的特效药。”
很多病是拖出来的
发病初期不重视,直到小病拖出了大病才来就医,很多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4个月前,家住福州的李先生就刚经历了痔疮的无情摧残。
因为痔疮脱垂,李先生这几个月辗转了福州的几家医院,灌肠、用药,各种治疗方法逐一尝试后,痔疮却越治越严重。每天“菊花”着火的感觉,让他坐立不安。李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福建省老年医院新开设的肛肠科就诊。
肖强副主任医师有20多年的痔疮治疗经验,在给李先生做了细致检查后,给他制定了无痛微创肛肠手术方案,术后还处于恢复期的李先生排便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
大家一旦发现痔疮影响了正常生活,最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