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冬至“吃米时” 这类人要管住嘴

21日,福州市晋安区福马社区开展邻里团聚过冬至活动,大家相聚吃汤圆(晋安区计生协陈秀銮 摄)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张世杰

冬至是我们的重要节气,不少地方在这天有祭祖宴饮的习俗。

在福州,有搓“米时”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时来运转。

但是,软糯的米时入口香甜,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尤其是糖尿病眼病患者,这类美食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危及视力。

福州36岁的IT男阿文(化名)感觉自己视力严重下降,他以为是用眼过度,但滴了眼药水也不见效。不久后,他走在路上突然晕倒,清醒后,连路人的脸都看不清。阿文到东南眼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眼底出血,视力只剩0.03,连视力表上最大的E都看不到。

原来,阿文从事IT行业,常日夜颠倒,饿了就吃外卖,累了就趴着打个盹,为此,他30岁就得了糖尿病,血糖一度飙升到26mmol/L,需要打胰岛素。

即使如此,工作繁忙的他并没按照医生的指导好好治疗。最终,他接受了3次手术,双眼的视力才有所提高,勉强能维持生活。

陈依伯是一名患糖尿病10年的“老糖友”,他退休后运动少,饮食也没有特别注意,血糖忽高忽低。5年前陈依伯曾到东南眼科医院检查过一次眼睛,当时医生说他的眼底暂无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但5年间陈依伯没有控制好血糖,再次来到医院,陈依伯双眼视力已经都只剩下0.12。最终,医生只能为其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保住现有视力,但受损的视力难以恢复如初。

东南眼科医院眼底病眼外伤二科主任朱锐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多是无痛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许多患者等到发现视力下降影响生活,才想起到医院治疗。此时,病程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高,效果也偏差。

医生提醒,糖尿病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其中眼部并发症就有多种,甚至不少朋友是通过眼病才发现了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血糖波动,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诱因。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