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乳腺纤维腺瘤,听到这个名词,就已经让一些女性吓得魂飞魄散,这种瘤是癌症吗?查出乳腺纤维腺瘤,应该怎么办?
35岁的刘小姐非常开心地有了二胎。
月子期间,月嫂给刘小姐按摩催乳时,发现刘小姐的左乳有个肿块——半个鹌鹑蛋大小,摸着还会来回滚动。
刚开始刘小姐还以为是乳汁淤积,想着停了母乳后应该就好了。
没想到停止母乳喂养后三个月,肿块还没消除,刘小姐只得去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做了乳腺彩超和钼靶后确诊,是乳腺纤维腺瘤,所幸是钼靶1类,属于良性肿瘤,定期随访即可。
刘小姐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时常害怕。
该怎么办?
本报特邀本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江分院副院长、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张惠灏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讲解。
高发于青春期的疾病
根据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学分会发布的《乳腺纤维腺瘤临床实践指南2021》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生率为7%~13%,见于青春期至绝经前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绝经后女性很少新发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目前病因还不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乳腺局部的腺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结构紊乱,形成肿瘤。青春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高,所以特别好发。
一般,纤维腺瘤不会出现不适表现。往往是在无意中或洗澡中触摸乳房时,发现圆球形、边界清楚的无痛性肿块,质地像硬橡皮球,表面光滑,很会滑动。也有少数肿块形状不规则,有分叶,摸上去像哑铃或长条状。多出现在乳房外上部分,大部分都是单发的。肿块一般不会随月经周期变大、变小。
癌变率低,随访是最主要的筛查手段
不用听“瘤”色变,可以放心的是,乳腺纤维腺瘤本身是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不是什么太坏的东西。
原则上,肿瘤一般不会自然消失,但有些纤维腺瘤在短期增高的激素刺激下而生长,在激素水平回落后,体积会缩小,甚至有极少数纤维腺瘤完全萎缩消失。
因此,彩超分级3类、年轻女性彩超提示典型纤维腺瘤的患者,可以选择随访,每6个月触诊及彩超,40岁开始每年钼靶。
手术是消除纤维腺瘤的唯一手段
当然,为了防止癌变,大于3厘米的、生长速度快的、分级升高的,以及空心针活检提示非典型增生或者疑似叶状肿瘤的,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有常规切口肿瘤切除术以及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一旦发现乳腺肿块,一定要及早就医,规范治疗,切莫盲目按摩或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