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数字化医疗 让“猿脸”变回人脸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蔡一苇

“猿面人”

严女士从十多岁开始就发现,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尤其是下颌越来越凸,宛若一个“猿面人”。

30多年来,严女士无法正常社交,也没有工作。

前不久,严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症状愈发严重,下颌肿大快速加剧,连正常进食都无法做到。

抱着希望,严女士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确诊罕见病

接诊的是施斌主任医师团队,严女士被确诊为罕见病:“McCune Albright综合征”。

施斌介绍:“该病以皮肤咖啡斑、性早熟、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为特点。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病呈散发性,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治疗需要大范围地截除严女士病变的下颌骨及颞颌关节并予重建。但除了下颌骨外,病变也波及严女士全身的骨骼和内分泌系统,缺损范围很大,但单一供骨区可用移植骨量却远远不足,手术难度极大。

器官重建

施斌团队采用最先进的数字化医疗技术,在计算机上设计好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手术计划在切除病变组织后,采用右小腿的腓骨及右侧骨盆的髂骨两块血管化游离骨瓣拼接修复下颌骨,并使用人工关节重建颞下颌关节。

虚拟手术方案通过3D打印手术导板来实现手术引导,以达到术中的精准切除和重建,从而实现术后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外形及功能的目的。

在术前精心设计和数字化技术辅助下,手术耗时短、精准、微创,取得了圆满成功。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迅速康复,面部外形和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顺利出院。

链接

数字化医疗 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联合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医疗技术,通过数字化医疗技术,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重建、分析患者的医疗影像数据、设计手术方案并模拟手术、将虚拟手术方案输出打印出手术导板或导入手术导航系统实现术中实时手术导航,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诊疗模式,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极大提升了手术疗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