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三个心肌炎患儿 为何两个康复一个离世

□本报记者 林颖

三位同样患有心肌炎的患儿,住在同样的重症病房,结局却迥然不同……

这是本报健康大使、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林海主任医师在同一时期接诊的三个心肌炎患儿。

三个患儿结局迥异

一名患儿在军训过程中突然出现晕厥。起先患儿只是被当作普通的体力虚脱,结果送院时被诊断出是暴发性心肌炎,因为送院治疗不及时,这个孩子最终没能抢救过来。

另一个也是暴发性心肌炎的孩子,是林海在会诊后转院收治的,因为发现得早,被及时送到医院插管治疗。后续康复后,孩子心脏虽然遗留一点钙化灶,但心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最后一个是普通心肌炎患儿。林海在门诊时发现患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较前一天有些升高,虽然还没有表现出休克、心衰等重症表现,但异常的检查指标还是得到了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康复得不错。

“上述三个患儿之所以结局迥异,和是否及时发现、及早救治有很重要的联系。一旦出现休克、心衰等严重表现,死亡率高达50%以上,救治就比较困难了。”林海说。

心肌炎治疗不及时或危及生命

儿童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此外还包括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等。

“一般病毒性感冒通过多喝水、多休息、补充营养等方式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但如果孩子在感冒一两周内出现心慌、气喘、腹痛、头晕、血压变化、活动后气促、多喝水后嘴唇发紫等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心肌酶、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心电图异常改变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炎、早期进行干预,以免病毒及其诱导的免疫反应进一步侵犯心脏,导致心肌严重变性、坏死、溶解。”林海说。

心肌酶升高未必就是心肌炎

孩子的心肌酶升高,是否就意味着心肌炎呢?

林海表示,孩子心肌酶偏高一般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除了心肌炎外,还有不少原因可以导致小儿心肌酶水平升高。

平日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基础疾病的孩子,在患呼吸道感染时检查心肌酶并出现一过性升高的结果,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多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

剧烈体育运动也可以引起心肌酶一过性升高,剧烈运动时出现应激、心率偏快、心肌耗氧量增多,而并不能诊断为心肌炎。

由于严重的心肌炎会导致心衰、休克、心脑综合征等,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上级医院做心脏方面的进一步检查。

确诊心肌炎不能只看心肌酶高低

要确诊孩子是否有心肌炎,单凭心肌酶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需要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还需要结合病毒学检查,以及心包穿刺液、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才能确诊。

比如孩子感冒后有明显的心悸、气短,活动后气喘等心功能不好的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看看是否有心肌缺氧、缺血、心律失常的改变,或者通过抽血检查肌钙蛋白是否呈阳性,来明确是否患有心肌炎。

提醒

孩子活泼好动,可如果发现孩子心肌酶升高,林海建议家长一定要避免其剧烈运动,待查明心肌酶升高的具体原因后再考虑能否运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