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运动成人化 当心“抢跑”不成反伤身

“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寒假,体育培训班十分火爆,许多培训机构都推出了一些成人化的儿童运动项目,如少儿蹦床、少儿攀岩、少儿跑酷等,这些项目受到了一些家长的欢迎,有些家长不惜付出数千元至上万元的培训费。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参与这些培训,有关儿童出现运动损伤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如“9岁娃练5年拉丁舞致半月板撕裂”“6岁儿童训练跑酷致小腿骨折”等。

毋庸置疑,体育锻炼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儿童及青少年体质的增强以及意志品质的塑造。

然而,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不应过早成人化。

“与成人相比,儿童骨骼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磷酸钙、碳酸钙),因而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骨骼硬度小、易变形。儿童的肌肉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儿童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灵活性和柔韧性较成人好,牢固性却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李庆雯说。

李庆雯表示,儿童身体不同位置的肌肉,其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在进行蹦床、跑酷这种对于翻腾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时,需要用到身体多部位的肌肉,如果肌肉力量跟不上,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肘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稍加不慎,还会造成骨折,因此不适合儿童参加。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适合的运动强度、内容等也有所不同。”李庆雯介绍,比如,儿童不宜过早进行高强度力量性训练,否则容易造成骺软骨损伤。

李庆雯介绍,儿童体能锻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培训项目。

年龄偏小的孩子只能进行简单的协调平衡练习(如爬行等),或参与徒手的集体小游戏。3到6岁这个阶段的体能训炼课程,会逐步开始进行全面锻炼,比如神经募集能力、灵敏协调能力、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等,以基础的动作模式练习和动作技能练习为主。

“一般不提倡3到6岁的儿童以专项练习为主进行运动。若训练强度过大,致使身体不能适应而产生伤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李庆雯表示。

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就比较多了,特别是在上小学后,可以结合体测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并根据儿童的身体素质特点去选择专项练习。

(《科技日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