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方法 为新生儿去除颈部肿瘤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蔡一苇

产前32周孕检时,南南的妈妈就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彩超提示,南南的左侧颈部,有一个5cm左右的多房囊性包块,紧邻气管食管。

随后几次彩超发现,肿块越来越大,于是在孩子出生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团队便时刻准备着。

随着一声微弱的啼哭,南南带着颈部巨大肿物出生了。

小儿外科团队检查发现,他左侧颈部前后,各有一个5cm大小的哑铃型肿物,是淋巴管瘤,已压迫颈部,导致气管偏移。考虑瘤体增长迅速,新生儿MDT团队决定通过微创手术解除肿物。

小儿外科主任林俊山与许雅丽副主任医师为出生不到2小时的南南行新生儿微创治疗。术后20分钟,患儿开始进食。住院七天后,南南痊愈出院。

许雅丽介绍,此肿物是颈部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畸形的一种。传统治疗方式一般是淋巴管瘤切除术,但体表切口较大,有淋巴瘘等风险。团队对南南采用的实时超声引导下淋巴管瘤瘤腔内硬化剂注射,实现可重复的多次多囊腔注射,这样既避免了新生儿期的全身麻醉,而且微创、体表无疤痕,患儿也基本无痛,疗效显著、康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