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建援沪医疗队

世博方舱内 满满正能量

福建援沪医疗队轮班值守上海世博方舱医院,在衔接、磨合、交流中,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和内容。

《福建日报》

感控督导员路璐(右)和郑丽娟带着防护用品走向脱衣区,她们将帮助下班的医护人员规范完成脱衣程序

中医来帮忙 舱内变香了

13日下午,我省增派的50名中医师抵达上海。加上第一批选派的中医队伍,至此我省已派出超过百名中医师援沪。几天的时间,他们在舱内已经有了良好的口碑。

“我们舱内变香了。”在H1舱区,几位“舱友”觉得,中药味挺香。

“我们的中药配方中,有不少藿香、黄芪等药材,可以开胃、安神、除湿。上海面海临江,较为潮湿,‘舱友’长时间在舱内会出现急躁情绪和胃口不佳的状况,中药可以对症。”在H1舱7~12病区,福州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林满遍说。

“小天使”带来正能量

这几天,在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接管的H4舱区,有一个“小天使”给了大家满满正能量。

小女孩叫怡怡,她并不觉得在舱内的生活枯燥,因为她有画笔相随。

14日是怡怡在隔离点的第13天,15日她就出院了。“我出院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把自己洗干净,然后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好好看看家里的白色画板、各式各样的画笔。”她说。

13日深夜,已经6天没见到孩子的省二人民医院医师吴方真,给儿子“柚柚”打了视频通话。

“妈妈,我想你啦。”那头,柚柚给妈妈展示了一幅自己画的画。

“下面是‘上海’两个字,红色的是厉害的标志,意思是你们在上海的医疗队很厉害。”

鼓励带来了动力。

几乎所有援沪医疗队成员,都很久没见到家人,甚至来上海后,都没时间和孩子联系。福州市第二医院呼吸科的林其满医生,爱人在宁德工作,受疫情影响,半年来没跟妻子孩子见过面。

娃5岁生日马上要到了。“我希望自己支援上海的经历,是孩子最好的生日礼物,让孩子为爸爸感到骄傲。”他说。

家乡和各方支持 给予“逆行”的力量

7日至今,福建援沪医疗队两批已达1781人,他们竭尽全力照顾上海世博方舱医院的“舱友”。

7日至今,省里用空运、陆运方式,几乎每天都有医疗和生活物资抵达上海世博方舱医院或驻地。

任务艰巨,温情常在。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着福建医疗队。

一份长寿面、一小块蛋糕……14日,在医疗队驻地,三位医疗队员在各自房间里过上了简单的生日。

来自各方的支持和爱心,在方舱医院和驻地聚集,给予队员们“逆行”的力量。

“心灵治愈师”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内,有个“心理门诊”。“门诊”内,来自福建援沪医疗队厦门队的陈瑛瑛和她的团队,成为大家的“知心人”。

陈瑛瑛来自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她们在世博方舱开设的“心理门诊”,不但在线下,还在线上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接受心理“问诊”。

除了为“舱友”提供治疗,“心理门诊”还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心理压力。“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焦虑,除了来自要战胜病毒的压力,另一方面,方舱内的患者数量比较大,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够完美。一部分队员就会有不安、失眠等情况出现。”陈瑛瑛说。

“心理门诊”开设以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评估56人次、心理干预25人次,缓解了舱内许多人的心理危机。

(《福建日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