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福州的张阿姨多年前查出乳腺癌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过30%左右。得益于癌症新治疗手段,张阿姨现在已经熬过了六七年。对于未来,她依旧充满着希望。
很多医生常常提起“五年生存率”,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是什么意思?为何五年是一道坎?还有人问:“难道得了这个病,只能活5年?”
本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外科林孟波主任医师指出,“五年生存率”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熬过五年,只要癌症没有复发,就算是彻底治愈了;也有的人会认为,“五年生存率”意味着只剩下五年可活了。实际上,这两种理解都是错误的。
为何五年是一道坎?
所谓“五年生存率”,指的是癌症患者治疗五年后的生存比例。以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比较单一,恶性度高的肿瘤五年生存率低,五年后复发风险比例小,所以,一般以五年生存率作为长期生存的指标。
同时,不同癌种的五年生存率各异,通过这个比例,可以反映不同癌种的严重程度和进展快慢。
多数癌症在治疗后的头两年内复发风险很高,到了第四年、第五年,复发概率会明显下降。往长了说,十年生存率虽然从理论上更能反映癌症的生存率情况,但在过长的时间里,患者可能遭遇其他疾病死亡、自然死亡等干扰因素,在随访上也存在难度。为此,临床上更多以五年生存率作为参考。
假如癌症患者治疗5年后都没有复发,一般可以认为癌症“临床治愈”。因此,对于很多患者而言,熬过了这5年,是一种思想上的解脱。
5年后还活着,就可以躺平了?
扛过了5年,是否就意味着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过了癌症治疗后的5年,癌细胞仍然可能存在,虽然复发概率低,但不能等同于完全治愈,所以,不排除有部分癌种在5年后还有一定的复发可能。
“即使过了五年生存期,不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下,癌症患者也要坚持一年一次的定期复查,预防癌症复发,以及避免在其他器官长二重癌、三重癌的可能。”林孟波说。
如何提高五年生存率
癌症患者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五年生存率呢?林孟波给出建议。
科学规范性治疗
不幸被诊断为癌症后不能自暴自弃,应选择正规医院和临床经验较丰富的医生,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现在的癌症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癌症类型,个性化地选取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精准治疗方法,更有目的地作用在癌细胞上,效果也会越来越好。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二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70%左右,现在可达80%~90%,胃癌的总体五年生存率只有20%,现在提升到40%多。”
不要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
应正确看待癌症,多学习相关常识,树立乐观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回归社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体检不可少
癌细胞易复发和转移,所以,应多留意自身症状,若突然身体出现明显消瘦、持续性发热和出血、难以解释的身体疼痛、声音嘶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即使没有出现异常,也应定期复查,通常手术后第1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2~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3年之后每一年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