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20救护车拉回来一个醉汉。当班护士一看,原来是急诊科的“难朋友”,心想,今晚恐怕又不好过了。
这位“难朋友”住在台江区,经常喝得醉醺醺的,随地就躺下,几乎每个月都要进急诊科一次。
“难朋友”不仅不配合医生的诊查,而且总是跌跌撞撞地走来走去。
“你为什么总跟着我?你走开!”对于护士跟在他身边,他总是很介意,以为护士在“监视他”,限制他自由,常常辱骂护士,朝护士吐口水,甚至推搡护士。
不仅在急诊科,在病房也常常有患者或家属不理解,觉得护士的“职权”很大。从入院到出院,包含候诊、治疗先后、医疗资源安排,甚至吃饭穿衣及每一步出行,护士什么都管。
可护士真正在管什么,又为什么要“管”?
福建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郑剑珍释疑:“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很多人说护士是‘管家婆’,其实我们是在用专业护理知识帮助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大家熟悉的打针、换药、挂瓶、宣教等是护士的基本功,而你以为不过是看你一眼、叮嘱几句或是提醒你翻个身等简单的举动,其实是护士在监测你的生命体征,预估病情的发展,监督及落实医嘱。”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虽然不是神,不能左右人的生或死,但是在医疗救治中担任多重角色,他们是医嘱执行者、健康教育者、生活照顾者、患者心理倾诉者,也是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者,从新生命在孕育阶段的胎心监测,到终末期病人的临终关怀,在生老病死全周期都能给予专业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