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感觉到热时,借助自然风和地上洒水或电风扇、空调等来降温。
◆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睡眠。
◆饮食方面,少吃辛辣食品;每天至少补充2500毫升水。
儿童和婴幼儿
◆家长尽量减少孩子在阳光强烈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注意防晒。
◆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开电扇或冷气。
◆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
◆适当补充水分,最好选择淡盐水。
孕妇
◆选择宽大、棉质的衣服。
◆短时间外出也要注意防晒。
◆散步或购物时应避开高温时段。
◆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室外工作者
◆外出工作穿浅色衣服,必备遮阳帽、饮用水和防暑药品。
◆如感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劳作,到阴凉处休息。
降温小妙招
自制“小空调”
太早开空调,最容易患上自律神经失调症,其症状是感觉腰脚冰冷、头痛、浑身没力气等。
当室内空气燥热时,可以在电扇前放一大碗冰,随着冰块的融化、蒸发,吹过来的风也会变凉爽。
挂上湿窗帘
当户外的空气较为干燥时,把窗帘浸湿或在窗口挂上湿浴巾,蒸发的水分会使吹进的微风清凉宜人。窗帘或百叶窗尽量选择反射性强的白色,它们可将45%的热量阻挡在窗外。
电扇朝外扇
风扇的扇叶要朝窗外吹,将热风排出、冷风吸进。
凉水当喷雾
往空香水瓶子装一些水,然后放在冰箱里。当你酷热难耐时,可向手腕上喷射,给流经的血液迅速降温,接着再喷射身体其他部位。
热茶是夏日最佳饮品
它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到体外。
吃西瓜防脱水
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体温迅速升高,可以吃点西瓜防脱水。远离含有酒精、咖啡因、各种糖分的饮料,它们均具有脱水功能。
三大时段注意补水
夏季有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补给水分,每天喝1.8~2.0升水为宜。
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尽量选择大领子、宽身的衣服,以便增大皮肤和空气接触面积。
温水冲澡
身体会在凉水澡后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弥补冲澡时失去的热量。因此,应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睡眠要充足
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临睡前1小时左右,还可采用食疗催眠,如喝点牛奶等。
(本报综合央视新闻、福建气象、生命时报、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