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建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 破解疑难杂症

别低估专为老人设立的科室

2022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

本报记者 林颖

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退化,成天跑医院成了许多老人生活的主旋律,但在就医过程中,老年患者是否关注到专门为他们设立的老年医学科呢?

在老年科发现疾病“真凶”

肾功能不全、蛋白尿、骨质疏松、食欲不振、贫血、头晕……家住三明沙县的刘大妈半年来辗转当地多家医院,蛋白尿始终居高不下,因为诊断为慢性肾脏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摄入,引发营养不良,她瘦得皮包骨。

前不久,刘大妈在孩子陪同下,慕名来到福建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在查看检查报告单的过程中,老人严重的蛋白尿引起了主任医师林帆的关注,刘大妈的肾功能与她的蛋白尿不匹配,背后定有隐情。

住院检查发现,导致严重蛋白尿的“真凶”是一种血液病,刘大妈随即转诊到血液科进行专科治疗。

一位60多岁的男性,外院考虑为焦虑症。收入院后,老年科医生抽丝剥茧,最终发现这位病人患的是一种罕见病——脊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

说到老年科,多数人比较困惑:看专科就能解决老年疾病,再专门设立老年科岂非多此一举?

在林帆看来,老年科的设立真的很有必要。

哪些老年人适合去老年科

身患多系统疾病是许多老人的共性。按目前的就医习惯,多数老人生病后习惯去一种专科看一种疾病。

若专科医生就病论病,有可能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会面临多重用药的问题,这会加重药物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与专科医生不同,老年科医生往往从患者整体病情入手,充分权衡利弊,帮他们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老年科医生在治疗老年病时会更注意将老人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我们会从老年医学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自身的营养状况、心理情绪,虚弱患者的内环境平衡状态等整体情况,让老年患者尽快恢复体力,更快地战胜疾病。不同的治疗理念,将导致后续治疗行为不同。”

此外,老年疾病多且复杂,很多时候,患者都摸不清该去哪个科室看病,这时到老年科,有多学科专家一起做综合评估,往往更容易找出病因。

“我们很愿意收治各种疑难杂症,这也是老年科设立的重要意义所在。除此之外,身患两种以上系统疾病的老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衰弱,或者有便秘、肌少症、睡眠不良等老年综合征患者也都是老年科的目标人群。如果老年患者的某个专科疾病问题较为突出,首诊可以去专科就诊,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在老年科长期随访。”林帆说。

来自一个团队的支持

小小的老年科,为何能解决各种老年疾病?

秘密在于,老年科其实是一个大团队。

前不久,张大爷第一次来省立医院老年科就诊。

因为身患多种慢性病,接诊的林帆主任先让张大爷列出自己的用药清单,之后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做了细致评估后,林帆去除了药单中成分相似的药物,以及不必要的辅助性药物,并调整了会发生相互反应的药物。

“我们不会删减关键性药物,比如抗凝药、降压药、调脂药等,相反,我们还会强调服用这些药物的重要性。当然,如果实在把握不准某些药物能否去除,会有专门配备的临床药师做出指导。”林帆说。

据了解,目前省立医院老年科根据老人多发疾病情况,还为老年科配套了骨科门诊和康复门诊,老年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安排他们去配套科室进一步看诊。最后,老年科医生会整合相关学科的诊疗建议,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因为同属老年科团队,患者在这些配套科室看诊无需预约,凭借一张“看诊条”,就能在半天时间完成多个科室的诊疗,十分方便。

去老年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林帆建议老年患者或家属日常要将病历本、各种检查报告单整理装订,来老年科看诊时,可以带上近期的各项检查报告,提供给医生,这对于提高看病效率有很大帮助。

此外,要将日常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写在小卡片上,包括各种保健品,有助于让医生了解你现阶段及曾经服用的药物,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并以此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微调。

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人,看诊时还可携带血压计或血糖仪,同诊室使用设备的测量值做个对比,看看家用设备的准确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