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碧华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居家减少外出,在家看电脑、玩手机、打游戏……
你是不是基本都躺着或坐着,唯一的运动量可能是做核酸?
不过,宅家久了,除了担心容易胖三斤之外,久坐不动还可能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甚至造成肺栓塞、猝死等严重后果。
久坐不动,当心盯上你
血栓在静脉和动脉里都可能会出现。
静脉血栓,简单来说,就是静脉内有血块堵塞了。很多静脉血栓的形成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一旦发生可能致命,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在深静脉血栓中,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在所有的血栓类型中占80%~90%,包括深静脉和浅静脉。
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有可能随血流移动,最后堵住肺动脉,形成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
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办公,长时间坐着或躺着玩手机,导致下肢血液流速缓慢,还会使血液呈现高凝的状态,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久坐不动者,如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打麻将、看电视、玩电脑、伏案学习工作。
●妊娠或分娩。
●使用某些药物,譬如避孕药等。
●手术、麻醉或外伤。恶性肿瘤处于活动期患者。
怎么发现自己中招了?
绊一跤、崴一下之后,或是久坐久卧,长时间保持坐、卧不动,而且腿、脚出现了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皮肤发红发紫等情况,就要警惕可能是遇上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需尽快就医。
除了上述症状之外,如果你还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就要小心肺栓塞。
肺栓塞的症状:
●突然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之后明显。
●胸口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晕厥,很多肺栓塞的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都是这个。
●咯血,量一般比较小。
●烦躁不安、大汗、惊恐。
如果有这些症状,请立刻去医院,因为肺栓塞真的很危险。
如何预防?
避免久坐久卧,多运动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每隔1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如勾脚、踮脚、伸懒腰等,加速血液循环。
多喝水
缺水会造成血液黏稠,增加血栓风险。建议每天饮水量1500~1700毫升。
如果尿液是浅黄色或清澈的,说明饮水量充足;如果尿液呈琥珀色或颜色更深,则提示饮水量不足。
少跷二郎腿和盘坐
跷二郎腿时可能会压迫下肢血管,导致血流淤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长时间的盘坐,也会压迫下肢血管,诱发血栓。
穿宽松的衣服
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服。过紧的裤、袜,会导致静脉血流不畅,更容易形成血栓。
高风险人群穿静脉弹力袜
高风险人群(如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下肢静脉曲张病史,骨折或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期卧床,外科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穿静脉弹力袜。
“三高”人群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特别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更容易形成血栓。居家期间,要按医嘱用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
静脉血栓可防、可控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
所以,居家期间也要多动多喝水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