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做得很好很到位,拉近了老百姓和肿瘤专家的距离。肿瘤患者和家属常常会迷茫无措,会恐慌不安,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更深入的专题报道,让患者能多了解一点知识,少走一点弯路。”吴君心参加完直播后告诉记者。
建立医患交流社群 新疫情形势下医疗服务“不掉线”
为了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服务,每场直播卫生报都建立了相关社群,并邀请医生入驻答疑解惑。
鼻咽癌科普直播后,放疗科主任医师邱素芳、副主任医师宗井凤、副主任医师许昀第一时间进入群内解答疑问。在群内,老一批的患者也非常积极主动地帮忙开解新患者。最近防疫进入新形势,不少肿瘤患者对是否接种疫苗心存疑虑,就直接在群里发问,并得到了详细的解答。“这种问题也不会专门挂号去问,有了交流群,就方便很多。以前我们靠百度,自己分辨信息,现在医生们帮我们把关信息源,我们也放心多了。”一名网友跟管理员反映。
甲状腺癌直播结束后,交流群咨询不断,每天都有近百条的消息刷屏。于是,参加直播的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辉安排自己团队的四位副主任医师——吴宇、姚锡宇、陈顺金、刘畅,集体加入卫生报甲状腺健康交流群。
“医生帮我看一下,我这个是手术有的淋巴转移,现在又这样要做什么治疗?”“麻烦主任有空帮我看看这份报告需要手术吗,还是继续观察?”……医生进群后,群友瞬间欢呼声一片并积极提问。四位医生轮流回答问题,甚至在周末,也及时回答患者问题。
参加了肺癌直播的胸外科主任朱坤寿,只要有时间,就会在交流群里免费为群友们看报告,解答疑问。他表示:“作为一个肿瘤工作者,我很重视这个科普的官方平台,我能做的就是尽我自己的能力,去多做一点科普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患者能早诊早治,能收获更好的疗效以及生活质量。”
疫情激发全民健康意识,公众对权威医学知识的需求提升,更加高频、主动地搜索、浏览健康信息。“健康大使”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通过持续输出权威医学知识,激发用户从知识获取转向医疗健康服务。
“我们希望能借助福建卫生报这个平台把科普宣传延伸到基层,扩大受众面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让人们认识癌症可防可治,了解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医院、患友与媒体三方共同努力,打造有温度的‘互联网+健康’的新模式。”刘景丰书记表示。
前列腺话题
大医生开讲
12月7日晚,《大医生开讲》“关注前列腺癌,抓住一‘腺’生机”开播,福建省肿瘤医院吴君心、陈书尚、陈玲三位医生,在线与大家深度探讨前列腺癌的防治。这也是本年度卫生报与省肿瘤医院合作开展的《大医生开讲》系列直播的最后一期。
直播中,各位专家与网友互动良好,截至目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超25万。
吴君心教授介绍,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是两种不同疾病。但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都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二是前列腺癌患者若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或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肿瘤侵犯尿道、膀胱颈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下尿路刺激症状,要注意及时就医检查。
陈书尚表示,合理膳食,避免长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等含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的食品可降低患癌风险;豆类食品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可以降低雄性激素的致肿瘤风险;此外,规律作息,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少抽烟喝酒,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也对预防前列腺癌有一定的作用。
陈玲表示,推荐对于50岁以上,或者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5岁以上男性,进行以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为基础的前列腺癌筛查。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以手术、放疗以及内科治疗为主。手术、放疗都可以达到根治性效果,内分泌治疗等药物和化疗是保守治疗,起到全身姑息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让科普有温度,让医学不枯燥。2023年,卫生报将继续携手省肿瘤医院,为大众提供医疗健康公益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