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那些阳了的癌症病人怎么样了

福建两位患者的真实分享

本报记者 刘伟芳

□本报记者 刘伟芳

今年1月3日,南平建阳的李阿姨阳了。

李阿姨是位中晚期肺癌患者,一直在化疗。

疫情政策调整后,李阿姨一家人做了万全准备:平时足不出户,不走亲访友,看病直接包车上来,凡出门都是N95,可没想到,防了三年,一放开还是中招了,一度进了ICU。

同样是做足了一切严防死守功课,可还是中招的还有福州的郑教授,虽然症状没有非常严重,但长时间的乏力让她也充满担忧。

作为新冠防治中的高危人群,面对新冠病毒,肿瘤患者有着更多的恐惧和担忧。

“走一步看一步,春节不过无所谓,人没事就好”

67岁的李阿姨,2018年底被查出肺腺癌,2020年复发,在服用靶向药出现耐药后,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化疗。

此前,一切都按照治疗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新十条”出台后,李阿姨一家的节奏被打乱。

“我们准备了很多N95,几乎足不出户,就连来福州常规化疗,都是专门包车上来。“花了800元,就载我们两个。”李阿姨的爱人陈先生(化姓)告诉记者,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没逃过感染。1月3日,尚在住院的李阿姨阳了。刚开始核酸阳的时候没发烧,也没什么症状,可没过两天就出现喘,血氧掉到了80%多,走两步就喘,不得不住进了ICU。在ICU住了近一周后,李阿姨转入普通病房。“虽然已经转阴,但人还是乏力,没有食欲,吸氧时候血氧能达到97%,但一不吸就掉到了88%。”陈先生怜惜地看着妻子,“身边不少癌友也同样因为新冠住进ICU,大家都很难。”

临近的春节对于陈先生一家而言,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春节过不过已经不重要了,人没事就好。这一波勉强算是扛过来了,未来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虽然症状不明显 但对身体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快80岁的郑教授同样也是肺癌患者,长期服用靶向药控制,之前一直控制得不错。

作为搞了一辈子科研工作的老学者,郑教授一直很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动向,尽量不出门,出门必戴N95,走到哪酒精喷到哪,家里血氧仪、各种药物早都整整齐齐地备着,但即使这样也没逃过。“我们兄弟姐妹一大家子共28口人,分布在福州的不同区,但最后也都阳了。”

幸运的是,郑教授的症状并不太明显,烧了一天,只吃了一片退烧药,咳了3~4天就基本没什么症状了。但新冠毕竟不是简单的感冒。离阳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她仍然感觉乏力,胸口有点闷,心跳加快,排便也不正常。

“我每天都测好多次,还好血氧还算正常。但检查发现又有点胸腔积水了,医生建议我节后要再做一次全面复查。不知道是不是新冠病毒导致的。”郑教授挺无奈的。

小年到了,郑教授家里往年已经开始陆续打扫卫生了,但今年郑教授却因为乏力什么都不愿做。就连此前每天都会响起的朗朗钢琴声,也随着新冠沉寂,不知道啥时再奏响。

很多患者没打过疫苗 肺癌和血液肿瘤最危险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林根主任医师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患者的咨询,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纠结和焦虑:阳了的患者什么时候能重启治疗?暂停治疗会不会让肿瘤加重?……同样的问题,反复询问,什么样的选择都会引发患者的顾虑。

“我们做过调研,我们管的病人里面,大概40%是没有打过任何疫苗的。加上肿瘤这个基础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跟死亡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得多。特别是血液肿瘤跟肺癌是重灾区。根据2022年与2021年全世界公布的数据显示,肺癌病人如果得了新冠,他的死亡率是25%~36%。虽然现在奥密克戎的致死率下降,但对于肿瘤病人,特别是高龄肿瘤病人还是非常不友好的。”林根告诉记者。

据悉,新冠对肿瘤的治疗还是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全世界大部分指南跟共识都提出,肿瘤患者得新冠要停止抗肿瘤治疗。如果没有症状的病人,可以从新冠开始到第十天后重启治疗。如果有症状的,大概要14天,且症状要恢复,连续24小时没有用退烧药的情况下,才能重启治疗,危重症的患者,重启的时间就更久了。

“暂停治疗对于一些肿瘤发展较快,新冠病程又较长的病人,可能会促进肿瘤的进展,但偏偏这类患者免疫力较低,又容易感染新冠。治疗是难上加难,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林根感叹。

未来,新冠的变异株还有可能反反复复地流行。对于肿瘤患者,林根只能提醒:

1.具备基本的疾病常识,观察自己的状态,自测抗原,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2.家中常备指夹式血氧仪,如果血氧低于95%,甚至90%,有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有可能往重症方向发展,要及时就医。

3.特别是肺癌病人家中尽可能备个制氧机。肺癌病人本身有肺部病变,容易缺氧,长期吸氧不论对肿瘤还是对新冠,都是有帮助的。

4.及时接种疫苗,能降低危重症的风险。肿瘤患者如果还没有感染的,马上去接种。如果已经感染,三个月以后建议去接种疫苗,据文献报道,接种疫苗后三到六个月,体内的综合性抗体就很难测到,肿瘤病人更是如此。因此,林根建议感染了新冠痊愈后三个月,尽量再次接种疫苗。

5.主动预防,提高免疫力。保证足够营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一些免疫增强的佐剂。此外,虽然新冠防不胜防,但尽量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减少感染。

6.改变就医方式,多与医生线上交流。和主管医生保持联系,多线上交流,以便医生及时掌握你的动态,给予对症指导。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