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味嗅觉出现变化 或是新冠病毒入侵神经系统

澎湃新闻

1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国际传染病杂志》发布一项新管研究的最新成果。临床研究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时期,味嗅觉变化的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但严重程度有所减轻,接种疫苗起到了保护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重要标志。

目前,SARS-CoV-2 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导变种。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味嗅觉障碍已被证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关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3.2%到98.3%之间,味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5.6%到62.7%之间,但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味嗅觉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为此,上海四院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对2022年5月17日至6月16日期间,三所方舱医院收治的SARS-CoV-2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分别有688名和385名受试者完成了两个时间点评估。

结果显示,两个时间点的味嗅觉变化患病率分别为41.3%和42.6%。此外,无论经味嗅觉调查表或嗅觉、味觉、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的严重程度分布没有差异。

首发症状为头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味嗅觉变化,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咽喉不适和发热,以及接种三剂疫苗和尚无症状显示出保护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澎湃新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