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芳教授说,从医学视角来看,0~6岁是孤独症患儿的黄金期干预期,孩子年龄越小,神经系统、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促进大脑活动正常化,减少孤独症的影响。
从教育视角来看,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是终生的,任何时候都是学习基础生存能力的黄金期。介入得越早,未来孩子能够顺利融入社会进行常态生活的机会也就越大。
当家长带着孩子到常态的环境当中,可以看看他跟其他孩子相处时是否和谐,他的困难是不是减少了,这也是判断干预训练是否停止的重要指标;如果还存在不足,家长要去记录,再给予专项的支持。
李民教授补充,孩子的干预训练要多久,取决于每个孩子自身的基础能力,取决于家庭的参与程度,也取决于家庭到社会的转衔程度,家庭、机构、社会共同努力,长期、多方协作。
李民教授有三点建议:
一是硬件方面,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连锁机构,无论是口碑还是实力都还是不错的;
二是软件方面,可观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如老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和把控课堂的能力;
三是课程体系,如果能提供针对孩子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则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