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四科 吴畏
ICU的夜班经常是热闹非常,却是ICU值班医生最不想要的。
今夜要收的病人来自心内科,心内科要着急转来ICU的病人多半都是心衰扛不住了,尿不出来,要上血滤了,或者氧合不行,要插管上呼吸机了。
今天的主人翁叫龙哥,70后,不到50岁,上世纪90年代的包工头。
年轻时大量酗酒,几乎每日白酒啤酒轮流来,白酒半斤以上,啤酒5~6瓶,不醉不归。十年前开始出现心悸、气短、易疲劳,当时就诊我们医院心内科,胸片及心脏超声就发现心脏异常增大,考虑为酒精性心肌病。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戒酒。
但他是社会人,哪能听进医生的话,要不就是戒几天酒,自我感觉好了些,到了酒桌就什么都忘了,又喝了十年。
一年前,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稍一活动就气促,反复多次在心内科住院。最近更严重,睡觉都躺不平,脚肿,尿少。心内科医生已经给了最大剂量强心药物和利尿剂,还是退不了肿,喘得厉害,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今晚要不进ICU可能真的过不去了!
进到ICU,值班医生床边心脏超声一看,心脏大得跟气球一样,屏幕都快装不下了。心脏收缩绵软无力,像一颗漏了一半气的气球,这是典型的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心脏。
现在的龙哥,再也没有曾经的神气了,半躺在ICU床上大口地喘气,两只腿肿得像大象腿,一按一个深坑,眼神也黯淡无光,充满了畏惧,求着医生赶快救他。
情况的确非常危重。
肾脏已经出现衰竭,好在还有床旁血滤(目前抢救急性心衰伴肾衰竭的重要手段)。血滤机连续运转了三天,龙哥腿肿基本消退。
暂时缓过来的龙哥躺在ICU床上,觉得百无聊赖,看到医生经过,都要拉着聊天。
我和龙哥是同龄人,都是70后,所以有空时就陪龙哥聊聊。
“怎么就这么爱喝酒呢?10年前医生的警告怎么就听不进去呢?”我问龙哥。
“人在江湖啊。现在想来却是追悔莫及。喝酒还能得心脏病啊?十年前我以为医生是蒙我,嗨!我现在是有钱啊!可又有什么用?”龙哥一脸懊悔。
龙哥的钱还是有用的。龙哥想再活得长一些,可能需要做心脏移植或者人工心脏了——这颗两倍于常人大小的心脏,基本已无恢复的可能,随时可能停止工作。
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可不仅仅是喝醉那几天,可以说每一次的买醉都是对身体伤害的日积月累:十年以上的中到大量饮酒,就可能发生酒精性心肌病。
发病早期可有心悸、气短、易疲劳等,但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所以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要到医院做详细体检,重点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及心脏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酒精性心肌病最关键的治疗就是戒酒,早期配合治疗,戒酒1~2个月,病情通常会迅速改善,肿大的心脏也会缩小到正常。
这种戒酒后可使扩大的心脏缩小,再饮酒心脏又扩大的现象,称为“气球效应”,是本病的特征之一。但如果不及时控制戒酒,可能进展至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脏,这个时候就无逆转病情的可能,往往需要心脏移植或者人工心脏辅助。
龙哥联系了一家可以做心脏移植的医院,办理了转院。预祝他心脏移植手术成功,永远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