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脏骤停……”深夜,在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重症医学科,又是一幕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抢救时刻。
这里,离死亡最近,也离希望最近。
今年47岁的田洪居,从医20余年,担任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已有9年时间。日复一日地与死神赛跑,是他生命中最熟悉、最重要的内容。
普通人上班朝九晚五,而田洪居从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对他来说,到达医院的时间永远比实际规定的时间要早,下班时间则经常被朋友们调侃可能要到“明天的明天”。
对于这种极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他从不抱怨。他说:“ICU住着最危重的病人,医护人员随时要上,我是科室负责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做‘生命之门’背后的捧灯人。”
“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既要有外科医生的快,又要有内科医生周密思考的慢。”田洪居的“快”,已是工作常态,不容半秒迟疑——只有争分夺秒,才能从病魔中抢回更多的重症患者;每次查房,他都极其敏感地捕捉到稍不留神就错过的蛛丝马迹,准确果断地给出应对措施。
敢于与死神“掰手腕”,病人才有生的希望。作为驻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战士”,田洪居肩上扛着的不仅有患者的生命重托,还有一名医者的责任担当。“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从医以来,这个信念始终扎根在他心中。经过他和同事们积极努力,很多急危重症患者都在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幸运脱险。
在重症医学科会议室里,挂满了患者及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一位患者不慎从六楼摔了下来,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及多脏器损伤,田洪居连续抢救近八个小时,直到体力不支时,才在护士搬来的板凳上歇上一会儿。患者出院后,她的儿子送来感谢信,其中写到“如果不是你们,我家就毁了……”
回望到2015 年,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独立建制后的第二年,也是田洪居援博茨瓦纳满3年归期,那时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还很薄弱,田洪居在仅有几个破旧监护仪的情况下投身重症医学科的创建工作。
转眼9年过去了,正是凭着“生命相托、永不言弃”的信念,重症医学科迅速成长,从4张床位到18张床位,从3位轮转医师发展到10位骨干医师,救治能力提档升级,稳中有进,成效显著。在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肺炎、胰腺炎以及热射病等治疗上造诣颇深,成功开展血液净化、人工肝、人工肾、ECMO、重症超声等重症治疗技术。科室也连续多年荣获先进科室、优秀团队、厦门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